老張是壹個瓦匠,手持瓦刀半輩子,養育3個兒女。雖然是半百的人,仍然像壹個小孩子,有他在的場景,總會伴著各種改編的小調,即使五音不全,也要哼出自己的特色,時而伴著自己的小調,扭動著身姿,把勞動變得有趣而滑稽。妻子常說他養了四個孩子,因為老張總是像長不大的孩子,每壹天都樂呵呵。他喜歡戲謔別人,喜歡開別人的玩笑。那不叫取笑,與生俱來的喜感,總讓人會心壹笑。不論是比他年長,還是年幼的,他總是開著無傷大雅的玩笑。只要別人壹樂,他也會露出那潔白的大牙,傻傻的跟著樂。
老張兩個女兒,壹個兒子,小學沒有畢業的他,談不上什麽是教育,只是他和孩子壹起長大,孩子幾歲,他就是幾歲。帶著他們爬樹,帶著他們掏鳥窩,帶著他們摸魚,給他們做木質的玩具,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都壹樣的對待,木質的刀,木質的劍,壹個都不少。時常,他會和孩子們壹起,躺在屋頂看星星,告訴他的孩子,自己的小時候的那些苦日子,以及無憂無慮的日子,當然,他也會和孩子們壹起,咕噥母親的苛責,說母親的嘮叨。在孩子眼裏,老張就是壹個孩子,當然也是他們的爸爸。
生活並沒有那麽的完美,也並沒有那麽簡單,孩子漸漸長大,陸續開始上學,老張壹家的生活開始變得拮據。壹家三口住在壹間老房子裏,老房子年老失修,每到下雨,四處漏水,孩子們翻箱倒櫃,用鍋碗瓢盆接著水,下雨的日子裏,伴著“叮咚、叮咚。”入眠。老張是個瓦匠,卻不能翻修自己家的房子,因為翻修需要材料,這對於三張隨時要吃喝的孩子來說,是多麽的奢侈。老張愛畫畫,無處施展自己的才華,就在那些斑駁不堪的墻上作畫。在年幼的孩子眼裏,他是壹個藝術家,不,他是壹個無所不能的魔術師。把那些掉白灰露出內磚的墻面,變成樂園,給他們每壹個夜晚帶來美夢。
屋漏偏逢連夜雨,有壹天,老張用竹子、稻草和土搭建的廚房,被小兒子玩火給燒了。小兒子,看著廚房熊熊大火,被嚇傻了,呆呆著看著自己家的小廚房燒著。在四鄰幫助下才把火滅了。小兒子眼神呆滯,經過了很長壹段時間,才緩過神來。老王沒有責罵孩子,也沒有打孩子。孩子們忘不掉,那段時間,在那露天的,沒有屋頂的小廚房燒著飯。老張沒有抱怨過生活,他依舊像個孩子和他們壹起玩鬧著,每壹天晚上,玩著騎大馬的遊戲,孩子們輪流的騎在老張的脖子上,在床上來回爬。妻子在壹旁看著樂。
大女兒開始上學了,每當開學,孩子告訴他學校要交書學費了,不然沒有書。因為給別人蓋房子的錢並不能及時從家主那拿到,他用自己的蒼勁有力的字,寫張欠條,拿給大女兒帶去學校。先讓大女兒拿到書,然後慢慢再還上。
等到三個孩子都上了小學,老張的工資已經不能再支撐了,沒有辦法,只能去外地打工,聽說工廠上工資要比家裏賺的多的多,老張背著行囊去了上海。起初對三個孩子,甚是想念,那時候買不起手機,打公用電話,每個星期,都要和三個孩子說上幾句。每壹次電話總有這樣的對白。
“想我了嗎?”
“想了”
“哪裏想了?不會是嘴巴想的吧!”
“不是的,不是的,是心想的。”
嬌羞的'小兒子,偶爾還會說上壹句
“爸爸,妳什麽時候回來啊?”
電話裏沈默壹會,然後回答道:“快了,快了。”
老張是那麽的想念三個孩子,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就像丟了自己的玩伴,就像丟了自己魂魄。可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去工地上搬那沈重的磚,他是多麽的想抱抱孩子,可是放下手裏的活,就沒有辦法養家了。
老張不是壹個文化人,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卻寫的壹手好字,畫著壹幅幅栩栩如生的畫,講著壹個個動聽的故事。工地上的粗人,工作閑暇時間,除了睡覺之外,大多數就是打兩把小牌,喝兩杯小酒消遣日子,而老張就是那少數,每到空閑時候,會拿起工地附近人家丟棄的報紙,再那看,或許文字才是那小酒配花生最好的替代品。
老張,在上海工地上幹了壹年,他回家的時候,給大女兒買了壹雙紅色小皮鞋,給二女兒買了壹條紫色冬裙,給小兒子買了壹把農村買不到的有聲音的槍。紅色小皮鞋太大了,或許要等到她上了初中才可以穿吧。二女兒的冬裙,裏面多穿點毛衣,勉強還是可以穿的,那年冬天,二女兒總是穿著那條冬裙,在村子裏穿梭,美極了。小兒子的有聲槍,讓那群小夥伴甚是羨慕,就差口水流到上面。老張在外面打了壹年工,不怕累,最怕沒有搬磚的夜晚,那寂寞,纏著喉嚨讓人窒息。他總是在夢裏,夢見孩子,夢見孩子們對他笑。老張回家那晚,三個孩子圍著他睡,他不想出去了,因為思念比起錢,更讓他難過,人生再美不過陪伴孩子壹起成長。
老張,積極主動聯系村上給人幹房子的能手,成立了壹個瓦工班子,他做工頭,主動接活,給人家蓋大房子。慢慢的,家裏經濟有所好轉,大女兒開始上初中,就在這時有壹個頭疼的事情來了,那時候,鎮上的初中已經開始落後,資源短缺,師資薄弱,大女兒小學成績班級第壹,老師壹再找她談話,讓她去縣城讀書,不要誤了苗子。 可是縣城讀書光是學費就是好幾千,這個對於老張的家庭來說是絕對負擔不起的,沒有辦法,老張只能忍著大女兒的哭聲,拉著她到鎮上讀。他告訴大女兒:“妳還有弟弟妹妹,如果只培養妳,妳的弟弟妹妹上學,我們就真的支付不起了。”大女兒忍著委屈,去了鎮上中學,可是初壹的她,開始不學習,在學校打架,整天和那些社會上的小混混壹起,每壹次回家要麽把自己的鎖進屋裏,要麽找茬和老張吵架。有壹天,老張喝多了酒,醉醺醺地哭著。
第二天,老張再次背著行囊去了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