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老舍的雜文有哪些?

老舍的雜文有哪些?

老舍散文

-

書香門第

-

作者介紹和作品目錄

壹些印象

趵突泉賞析

習慣

取錢

大明湖的春天

五月的青島

小復活

宗悅大師

四先生。

青蓉簡介

-

老舍的散文語言

作者:孔

五四前後開始的現代散文的藝術空間,繁星點點。風格獨特的名家作品,讓我們從各個角度都能享受到“遠近高低不壹”的審美享受。但從語言上來說,大部分作品壹看就是那個時代的孩子,是文言文統治剛剛被推翻,白話文咿呀學語的時代的孩子。再漂亮的文章,總給人壹種隔著屏風似的感覺,讓後人很難在語言上直接借鑒。粗略地瀏覽了壹下現代散文的園地,我只覺得老舍先生可以用語言直接向當代作者廣播。當然,我並不認為老舍的散文成就在整體上超越了其他同樣仰慕我的散文大師,我只是想談談我對老舍散文語言的拙見,或許對今天的散文作家有所裨益。

老舍先生是當之無愧的語言大師。他在語言藝術方面的成就可與魯迅和侯相媲美。當然,他高超的語言技巧首先表現在小說和戲劇中,但眾所周知,沒有老舍駕馭不了的體裁。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壇的全能冠軍。僅在抗戰前後,他的雜文就達幾十萬字。但是,壹個原因是我被其他偉大的成就蓋過了,另壹個原因是老舍本人以自謙著稱。他曾在答問中說:“我臨終時會留下遺囑,請妳不要以我的名義發表我的書信和散文。.....不是細致的工作,讓人把讀書的時間都斷掉了,死後也不放心!”因此,學術界壹直關註老舍的散文,未能對其進行應有的整理和研究。事實上,老舍的散文不僅體現了他小說的許多特點,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尤其是在語言方面。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語言風格的簡潔清新。老舍愛幹凈。“我壹輩子不講究吃喝,只喜歡穿幾件整潔的衣服。”壹切都很整潔,他的文筆也是如此。但他的質樸,不同於周作人的輕茶慢酒或俞平伯的慢鼓澀弦,而是告訴妳他所看到的壹個謙遜友善的老朋友。這種敘述完全是口語化的,但卻是妳所不知的高度藝術化的、簡潔的口語。絕非意在做出壹種“樸實無華”的姿態,把別人拖進自造的桃花源裏去忍受“葡萄拌豆腐——壹塊豆腐”的語言折磨,像茅盾批評的某些年輕人那樣,“簡單到貧窮的地步”。這種功夫是老舍無法比擬的。

老舍的質樸不是不加修飾的。相反,他的簡單很大壹部分體現在裝修上。關鍵是要裝飾得自然、得體、恰到好處。就像壹個北京姑娘穿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而不是十裏洋場的華麗姑娘,也不是荒山野嶺的傻村婦。我們都讀過朱自清的《綠》。作者鋪開前面,鋪開後面,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的手法,饒有興致、通俗地描繪梅雨潭的綠色。壹生熱愛山川的老舍也是寫綠的大師,但他的文筆與前者大相徑庭。我們來看看他文章中描寫濟南青島風光的幾段話:

就說水裏的綠藻吧。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什麽比得上那種綠色了。這種明亮的綠色通過水的清澈而顯露出來,仿佛壹個美人通過鏡子欣賞自己的美麗。是的,這些綠藻自己享受水的甘甜,不為任何人。他們知道他們的綠色小煩惱。他們壹年到頭都在那裏,親吻水皮,做著綠色的夢。調皮的鴨子,用金色的腳掌摸壹兩次。桓女的影子,吻壹兩次他們的綠葉。只是這是他們甜蜜的煩惱。我羨慕死詩人了!

——《壹些印象》四

夏天,壹進校門,就會看到壹棟綠色的建築,前面是大面積的綠草。大樓四周綠樹環繞,綠樹尖端漂浮著壹兩座山峰。因為綠樹太密,妳看不到樹後面的房子和山腰,所以妳猜不到綠蔭後面是什麽。深沈而偉大,妳會忍不住深呼吸。綠色建築?真的,“爬山虎”深綠色肥碩的葉子壹層壹層地覆蓋著建築,只露出幾扇白邊的窗戶;每壹次微風都使層層綠葉傾斜,有規律地橫向和縱向移動,是壹個直立的綠波。

.....所有的綠色都在綠色中間凹陷,從地上的綠色到樹上漂浮的綠色山峰,這是壹個以綠色為主的成功場景。

-“非正式公園”

看看路邊的綠葉,再看看大海。真的,我明白什麽叫“春深似海”了。綠,亮綠,淺綠,墨綠,黃綠,灰綠,各種綠,相連,交錯,變化,起伏,綠到天邊,綠到山腳,綠到漁帆外側。……

——《五月的青島》

看完這些淋漓盡致,誰能不愛“綠”呢,而且壹定是這麽簡單,幹凈,明了。當代散文往往因為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沒有真摯的愛情而失去了它的質樸。

與簡單密不可分的是老舍散文語言的凝練。口語白話擅長細節描寫,最容易絆倒的就是啰嗦。徐誌摩“厚得化不開”的散文語言固然有其美,但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也不能不承認有其弊。中國散文向來簡潔。魯迅、許地山、葉等人的雜文都具有簡潔的風格。老舍的散文語言在簡潔上並不遜色於別人,而且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即簡潔中透露著幹脆。

老舍熟悉漢語發展最成熟的支流北京話。北京話的特點是簡單、流利、方便。人們自然壹眼就能看出,這種語言是老舍經過藝術錘煉,在文章中再現的。比如他寫了馬宗榮先生的《時間概念》:

馬宗榮先生的手表,我覺得大概就是個裝飾品吧。開會或者吃飯他總是遲到壹個多小時,他的表也不慢。

他在武漢寫了《轟炸》:

機器的聲音很遠,妳從洞裏出來也懶得動。妳知道外面等著妳的是什麽嗎:最陽光的壹天,最悲傷的景象,陽光照在屍體和鮮血上,陽光燦爛的地獄。

限於篇幅,例子不多。事實上,在壹些較長的段落中,這種幹脆更加鮮明。主要是短句,長句間隔的安排,句式的安排,比如倒裝句,省略句,這些都要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上,否則就是簡單不完整。當代很多雜文可以做到言簡意賅,但往往會失去味道。

說到老舍的語言,人們不能忘記“幽默”這個詞。似乎沒有幽默,老舍的墨水瓶就會幹涸。其實老舍雖然天生幽默(就像壹個人天生嚴肅或憂郁,沒有好壞、雅俗之分),但並不是靠幽默取勝的。如果說他早期的作品《老張的哲學》《趙子嶽》難免油腔滑調的話,那麽他在後來的藝術道路上可以說是巧妙地抓住了幽默這條電纜。他含淚嘲笑苦難,無情地諷刺和鞭撻黑暗,讓他的朋友充滿幽默和友誼。他的散文可以很好地表現這壹點。

他寫了他的朋友:

他,真的,不讓何太太打傘。真的,他也不能給她打傘。他不佩服打老婆的人,也不佩服打完老婆出來給她打傘的人。後者是不光明正大的。

——“何榮是誰?”

他寫到了可愛的小貓:

如果它高興,它可以比任何人都溫柔善良:用身體蹭妳的腿,伸出脖子要求撓,或者在妳寫稿的時候跳上桌子在紙上戳幾個小梅花。還會豐富多腔的稱呼,長短粗細變化不壹,盡量避免單調。寶寶不叫的時候會發出咕嚕聲來解手。

——《貓》

諷刺國民黨在重慶的勾案;

是的,不壹定是說壹個人去吃大菜打麻雀就不準為受傷的難民捐款。

-“轟炸”

但老舍散文的幽默,並不是讓人捧腹大笑然後為他的口才叫好,而是用更深刻的表達展現更深刻的道理,引發人們更深刻的思考。他的很多雜文都是這樣,和林語堂等人提倡的幽默不同。在當代散文創作中,這種幽默是相當缺乏的,值得老舍先生學習。

好的散文要讓人舍不得讀,回味無窮,這就需要有意味深長的語言。老舍的散文因其質樸、凝練、幽默而具有壹種親切感人的韻味,老舍也努力追求這種韻味。他在文章中非常註重感情,他在《大智若愚》中說:

妳要準備最高的思想,最深的感情,這樣才能長出文藝之花,而不能只把時間花在文字上,把文字當成符號。文字只是文藝的工具,好的鋸不出好的木匠。

冰心稱贊讀老舍的散文“像喝完茶聽到他的對話壹樣親切、樸實”。這正是因為老舍在描寫壹個場景和壹切事物的時候,總是想著讀者,盡力與讀者溝通自己的感受。他寫《思念北平》時,並沒有誇大北平的豐美風光,而是講得那麽振振有詞,典型地感染了讀者的思鄉熱情,激起了* * *之聲。他早期描寫山水的散文更是感情豐富,讓人看到的風景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散文短小深情。雖然做到這壹點不難,但難的是做好。老舍的散文語言之所以讓人覺得意味深長,壹個原因就是他表達思想的速度慢,有節奏,不拐彎抹角,壹步壹步把思想推出來。這是以深厚的語言基本功為後盾的。今天我們努力學習寫作文恐怕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馬小蜜在《鼓手》譯本的後記中說,老舍的“幽默雋永的筆調,簡潔質樸的風格,濃郁的北京鄉土氣息,我學不來,也無法再現”。我覺得今天從事散文寫作的人沒有必要去模仿現當代散文作家的風格,但多讀他們的作品,多從前輩那裏吸取營養,無疑是必要的。壹些現代散文家的風格已經不適合今天了。從語言運用的藝術來看,我覺得老舍可能是最有啟發性的壹個。

老舍散文

老舍先生是國內外著名的多產多才的作家。在他四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他寫了許多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歌劇、歌劇和戲劇的劇本。這五十多篇幾十萬字的散文,只是他的壹些“小文章”!但從這些短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個性,他的愛好,他的生活經歷,他接觸的人,他生活或旅行的地方...讀這些短文,就像喝完茶聽到他的對話壹樣親切而有意義。

從第壹篇《我的母親》中,我們知道老舍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是非常貧困和寒冷的。他說:“其實我童年遇到的大部分事情,既不甜蜜,也不美好。”他壹直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在回憶中是甜蜜美好的,只是因為他有壹個“勤勞誠實”的母親,會默默承受。他的“人生教育”是他母親傳給他的:好客、愛花、愛幹凈、守秩序等等。這壹切勾勒出了老舍。

這些散文很多都是回憶朋友的作品。他的壹些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比如羅昌培先生和許地山先生...他和羅昌培:

“永遠獨立負責。”

他稱贊這座山:

“他有學問,沒有架子。他喜歡講笑話,村莊的優雅...天真可愛。”

他稱贊白帝洲:

“他不巴結比他高的人,他幫助比他低的人。為自己,在幽默的鄙視中努力。”

談到何榮,他說:

“他的‘古道’讓他軟如羔羊,硬如鐵。他強硬的時候,不要奉承別人,哪怕是敷衍。當他順從時,他的感情完全被理智調動起來了。”

我們常說,“什麽人交什麽朋友”。從老舍最喜歡的朋友身上,我們可以充分看出老舍的性格。

這本集子裏有幾篇關於北京的文章。他愛北京。他說:

“它在我的血液裏,我的性格和脾氣裏有很多地方都是這座古城給的。”

“我像媽媽壹樣愛它。”

“北京解放了,人們的心和眼睛壹起看到了光明。”

這就是為什麽老舍解放後的文章裏經常用“狂喜”這個詞!

老舍熱愛山川。在幾篇描寫濟南和青島風景的短文中,特別突出了“綠”的顏色。

他在《更大的想象》中說:

“壹堆山似乎都帶著不同的綠色向西走...海藻壹年到頭都是綠色的...似乎在暗示上帝心目中的‘綠’,而且是那麽綠。”

他在《非正式的公園》中寫道:

“所有的顏色都染在綠色中間,從地面到樹木,都有綠色的山峰浮動,壹個以綠色為主色調的場景就是成功的。”

他5月在青島寫道:

“看壹看路邊的綠色,同時看壹看大海,真的,這才明白什麽叫做‘春深似海’。綠,亮綠,淺綠,墨綠,黃綠,灰綠,各種綠相連,交錯,變化,起伏,壹直到天邊,綠到山腳,綠到漁帆外側。”

參考資料:

/sanwen/ls1.html

  • 上一篇:缼氣的人,春季麽養生
  • 下一篇:華是怎樣形成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