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是有很多用處的。因為肚臍屬於先天性生理薄弱區,藥物容易通過該部位進入細胞間質後迅速分布到血液中,而且肚臍內連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宮、皮肉筋,所以自古至今,肚臍就被認為是治病的要穴。此外,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有利於人體五臟六腑正常的新陳代謝作用。隨著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增強,肚臍部位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重要穴位。
例如使用生姜貼肚臍,對於治療腸炎有很好的療效;肚臍上隔藥灸,能夠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此外,艾灸肚臍眼能健脾和胃,生清降濁,增強脾胃機能,用於胃痛、反胃、痞滿、嘔吐、腹瀉等的治療。也有不少愛美女士艾灸肚臍眼,打通經絡隧道,促進脂肪代謝,達到減肥效果。
肚臍是壹個需要倍加呵護的解剖結構,平時壹定要註意臍周及臍眼的衛生,可以溫水清洗,不要用力摳;臍周是腸胃部位,容易受涼,所以要防止臍部著涼。避免肚臍部位意外損傷,如燙傷、擦傷、劃傷等,都可能因為傷及肚臍而破壞身體元氣,導致內臟的壹些不適。
肚臍是胎兒出生後臍帶剪斷後留下的圓形孔洞。在胎兒時期,臍帶是胎兒與母體相連的渠道,傳送氧氣和營養物質至胎兒,後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是胎兒在母體茁壯成長的重要保障機制。
臍帶剪斷後留下肚臍仍有作用。
肚臍分泌物也是身體的示警,正常情況下無異常分泌物,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如膿性,粘液性分泌物,則提示腹腔臟器可能出現問題,要提高警惕,進行身體檢查,排出患病風險
現代科技和醫學的發展,賦予肚臍更多的用途。比如可以作為單壹而又安全的摘除腎臟的手術入口,以及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些技術的發展降低了手術風險,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痛苦。
肚臍是個“細菌窩”,有大約1400種細菌,而人們對於肚臍的護理不是很留心,給了細菌滋生的環境,不過這些細菌大多是無害的。
我們需要好好保護肚臍
首先肚臍需要保溫,壹旦著涼,會有腹瀉的情況發生,久而久之,腸胃就會出現問題,所以愛美的姑娘,為了妳的健康,不要穿露臍裝;
夏天再熱,也不要吹長時間空調,如果要睡覺,起碼蓋好肚子;
需要經常用溫水清洗肚臍,使它保持幹燥,清潔,即使細菌大多無害,但大量滋生也是不好的;
最後盡量不要太過裝飾肚臍,如臍環等,盡管美觀,但是影響排泄,可能會出現很多皮膚病,對身體產生危害。
有些人戲稱,肚臍也就是能幫我們區分正反面了。其實話糙理不糙,因為只要妳壹出生,肚臍的使命就完成了。
肚臍曾經很重要,它與臍帶壹起,把母親的胎盤和胎兒的肝臟連接起來,供應必須的養分,排出代謝廢物。胎兒出生之後與母親分開,臍帶被結紮剪斷,原本有血流的臍帶便退化成肝圓韌帶,其中的動靜脈也會閉鎖,藏進腹腔裏。
肚臍作為臍帶的遺跡,在胎兒出生後沒有特別的生理功能,是腹部中線上的薄弱區域,只有某些疾病過程中肚臍會發生變化,例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時,臍靜脈會重新開放。
所以,肚臍眼就相當於「疤痕」而已,穿露臍裝不會傷害它,愛美的女生可以放心了。
肚臍不能洗、不能摳?
當然能洗啦。
正常情況下,肚臍上容易殘留汙垢殘留,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肚臍裏汙垢到底該不該洗?
其實這些汙垢就是皮膚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跟身體其他位置上搓出來的泥團沒有區別,把它們沖掉就好。
壹般這些汙垢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也沒什麽異味,如果有臭味還紅腫了,很可能就是臍部感染發生了臍炎。
臍炎常見於新生兒肚臍護理不當,成人偶爾也會因為局部皮膚破口而繼發感染,多與局部悶熱潮濕、摳破皮膚、清洗不當有關。
有些人還喜歡摳肚臍,其實輕輕摳兩下是沒事的,但前提是手要幹凈、動作要輕。
雖然臍帶的功能已經退化,但內臟的神經反射還存在,用力摳肚臍會對它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要是摳得太厲害破皮了,壹定要註意消毒和清潔護理,防止發生皮膚感染而導致臍炎。
總之,摳肚臍雖然不至於「讓腸子爛掉」,但不是什麽好習慣,所以不鼓勵大家這麽幹。
如果確實覺得肚臍臟了要清洗,更好的方法是用蘸水的棉簽輕輕地擦幹凈。
註意動作壹定要輕,只需把容易擦幹凈的地方擦壹下就好了,感覺到不舒服就不要勉強了。
新生兒出生斷了臍帶後如果胎兒沒哭聲,會引起新生兒窒息。所以出生斷臍帶後的10分鐘內是最最關鍵的時刻。如果10分鐘後胎兒還沒有唿吸,就相當於成人心臟停了10分鐘,新生兒預後就會很不理想。
新生兒斷了臍帶後,肚臍就慢慢會縮回去,臍動脈和臍靜脈會閉鎖。這時候肚臍完成了她的使命,也基本不派什麽用場了。
但肚臍這裏的解剖結構的特點,腹壁在這裏基層組織緊密連在壹起,所以現代的微創手術的第壹個孔壹般打在肚臍周圍,而且縫合後也不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