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什麽是蘇聯大清洗?

什麽是蘇聯大清洗?

上世紀30年代蘇聯發生的震驚世界的“大清洗”,以及其他浪潮的余波,至今仍在前蘇聯各國揮之不去。數百萬“大清洗”受害者的孤兒,壹想到父母、祖輩的不公和悲慘命運,心裏總是起伏不定,久久抑制不住激動的情緒。迄今為止,世界輿論界仍在無休止地討論這壹事件。然而,直到半個世紀後的上世紀80年代,人們仍然模糊地認識了它的歷史真相、來龍去脈及其基本原因:要麽只知表面而不知內裏,要麽只窺冰山壹角而不知全貌。在很多書裏,很多對“大清洗”運動的描述只是基於壹些人的回憶,只能碎片化地說壹些片段和局部的情況;很少描述“大清洗”的歷史全景,也很少完全根據文獻來討論和著書。直到蘇聯解體後,檔案的揭示才為我們提供了基於檔案的全景式研究的可能。

大多數歷史事件只有在歷史過程中才能深刻理解。上世紀30年代蘇聯的“大清洗”運動就是如此。雖然發生在30年代後半期,但只有把它放在30年代的整個歷史進程中,才能對它有壹個深刻而全面的認識。“大清洗”運動是由基洛夫被謀殺而發起,經莫斯科壹、二審動員,在1937年2月至3月的聯共* * *(布爾什維克)中央全會上直接發動的。其目標是包括所有前反對派成員及其同情者、黨政幹部和經濟管理者、內務部和軍隊的幹部,直到對所有社會階層進行壹次大清洗和鎮壓。換句話說,它是斯大林集中領導下的壹場大規模政治運動,持續了3 ~ 4年,制定了壹系列政治目標,包括壹系列指標,運動中後期失控。由於其目標的多樣性、對象的復雜性和持續時間的長,確定“大清洗”運動的動機是非常復雜的。不追溯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政治經濟進程,不考察黨內鬥爭、社會矛盾和國際背景,很難理清其動因和脈絡。本文簡要論述了“大清洗”的原因、內涵及幾個相關問題。

“大掃除”運動的基本原因

沒有任何重大歷史事件是偶然發生的。其發生和發展的基本原因隱藏在社會積累的主要矛盾之中。如果不從這個基本觀點出發,僅從偶然事件出發,就無法理解其深刻原因。我們也應該這樣理解“大清洗”運動。正是基於這壹觀點,我們從大量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結論,認為“大清洗”的基本原因是:

1.“大變革”的政治後果與黨內溫和思潮的興起

斯大林把反“右傾”勝利後的轉折點——轉向加速工業化和強制集體化的道路,稱為“大變革”。在當時蘇聯的特定條件下,這條道路雖然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其負面作用和政治後果也是嚴重的。集體化中對農民強行強制驅逐“富農”的政策隨之而來的集體化中的暴力征糧,對拒不交糧的貧困戶采取的各種恐嚇、體罰、酷刑的措施,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逮捕(註:斯大林三十年代初與肖洛霍夫的通信,《斯大林研究》(中央編譯局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室編),65438+。),在農村引起了異常激烈的對抗。根據俄羅斯著名農業集體化問題專家b·п達尼洛夫的資料,1.929年全國有記載的暴動事件超過1.300起(註:《書證——集體化前和集體化期間的農村史料(1.927 ~ 1.932))。);1930年6月至3月,有記錄的群體性事件超過2700起(不包括烏克蘭),涉及130多萬農民。(註:[俄] H.A .伊夫尼茨基:《集體化與消滅富農運動(30年代初)》,莫斯科1994俄文版,第143 ~ 144頁。)在《斯大林的勝利被帶走》1930年3月出版後,壹份地方指令承認“農民發動的大範圍動亂浪潮”對體制構成了威脅。同時,這壹時期大量牲畜被宰殺,勞動力逃亡,生產力遭到破壞,也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

超高速工業化也造成了1930夏天的嚴重局面。其表現之壹就是貨幣體系被破壞,預算完全混亂。情況甚至發展到只有提高物價,發行以紙幣為主的強制債券,才能彌補龐大的預算赤字。這種情況導致價格飆升,貨幣貶值到農民不得不以農產品換取日常工業品的地步。

農業被破壞了,投入重工業的大量資金通過向國外出口糧食獲得。這種情況造成了食物供應的短缺,不得不依靠食物卡進行定量分配,進而造成了城市生活水平的普遍下降。

國家經濟生活吃緊,城鄉人民不滿的直接負面後果就是提高“右派”領導人的政治威望。《真理報》不斷收到群眾來信說布哈林、利科夫、托木斯基“正確”。當他們在臺上時,“壹切都足夠了”,“當他們被解散時,什麽都沒有了”(註:[俄] юг.費爾希·金斯基:“與布哈林交談。)。在反“右傾”中明顯站在斯大林壹邊的聯合* * *(布爾什維克)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歷史學家雅羅斯拉夫斯基在9月1930日給奧爾忠尼啟則的信中明確表達了對這種情緒的擔憂。(註:[俄]奧列弗努克:《1930年代的政治局-政權機制》,莫斯科1996俄文版,第1頁。)

群眾中的這種思想情緒反映到黨內,就是布哈林等“右傾”領導人的政治威信得到恢復,黨內幹部和黨員對他們的主張給予了廣泛的同情和支持。這樣,黨內溫和派傾向上升。廣大黨員對“右傾”的同情和支持,在1929 ~ 1931的清黨運動中得到了鮮明的反映。在這期間,被開除黨籍的近25萬黨員中,有相當壹部分是因為同情和支持“右傾”而被撤銷黨票的。(註:【俄羅斯】奧地利?奧列弗努克:斯大林和奧爾忠尼啟則——1930年代政治局的沖突,莫斯科1993俄文版。)

在此期間,黨內高層出現了兩起新的反對派案件——西爾佐夫-洛米納澤案和劉晶案,也反映了這壹思潮。謝了?西爾佐夫原是中央登記分配部部長,他為斯大林建立官階表制度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斯大林提拔他為政治局候補委員,任命他為俄羅斯聯邦人民委員會主席,還把他作為接替利科夫擔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的候選人。洛米納澤曾任聯合* * *(布拉柴維爾)中央委員會委員,後擔任外高加索黨團第壹書記。他們都積極支持斯大林反對“右傾”的路線,但後來為“大變局”的後果所震驚,開始反對斯大林的政策,站在了與“右傾分子”交朋友、支持其政策的立場上。劉晶與布哈林的幾個弟子聯手起草宣言,幾乎用布哈林的語言闡述自己的政治綱領,甚至公開提出推翻斯大林的口號。當史達林要求政治局處決劉晶時,政治局的大多數人都不支持他。劉晶和他的同夥只是被開除黨籍和驅逐出莫斯科。(註:[蘇]羅?《麥德維傑夫:讓歷史來評判》(上),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224-226頁。)

這些新反對派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們不僅在壹定意義上反映了黨內下層的思想情緒,也從特定的角度展示了黨內上層的壹些思想傾向。20世紀30年代上半期,許多事實表明,以基洛夫和奧爾忠尼啟則為首的政治局多數成員主張溫和政策。跟隨斯大林的激進政策,政治局只有莫洛托夫、卡加諾維奇等少數人。然而,政治局大多數成員仍然尊重斯大林的領導地位,沒有在重大公開問題上與他采取對抗措施。而且斯大林當時的權力還沒有發展到將來完全獨斷專行,多數人的意見都要考慮進去。因此,在當時困難甚至危機形勢的壓力下,政治局多數對斯大林的個人權力還是有壹定制約作用的。這種情況壹度使得1932 ~ 1934期間溫和政策占據上風。當時溫和政策深得人心,突出表現在基洛夫在十七大上的掌聲和選票,布哈林思想和地位上升贏得的同情,以及新憲法的起草。

以上種種顯然沒有逃過斯大林敏銳的目光。尤其是十七大最後選舉的壹幕,他遭到了近300票的反對,支持率遠遠落後於基洛夫的局面,讓他忍受著領導不穩的痛苦。在這種形勢下,打擊黨內溫和思潮,扭轉黨和國家的發展方向,似乎成了蘇聯舵手設定的航向。

2.面對發展模式帶來的矛盾和“階級鬥爭尖銳化”理論的誤區

蘇聯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選擇超高速的計劃經濟發展模式。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發展模式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對快速工業化和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願望和要求。然而,超出客觀可能條件的過快速度,加上資金的整體短缺和國民科學文化技術的落後,使得這種模式偏離了客觀經濟發展的規律,從而使其陷入自身的矛盾之中。(1)社會客觀經濟需求和經濟發展的無限復雜性與主觀認識的滯後和規劃能力的有限性形成矛盾,必然導致規劃失誤;(2)技術裝備能力的限制與高速、超載相沖突,必然導致機械設備的損壞;(3)技術法規的嚴格科學性與生產者自身文化技術的落後性及其盲目熱情和魯莽性之間的矛盾,必然導致許多生產事故和殘疾產品。尤其是自1935年秋斯塔爾·哈諾夫運動開始生產競賽以來,這些矛盾尤為突出。可怕的是,面對這些矛盾和問題,不是以冷靜的科學態度從經濟規律、技術要求、操作程序等方面尋找原因,而是在重蹈“沙赫特事件”的覆轍,在政治上壹味追求“破壞者”和“人民公敵”。

蘇聯政治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之壹是高度集中且不受監督的幹部任用制度。這種體制造成各級幹部只對上級負責,很少為了執行上級的指示而考慮本單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往往忽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這使得官僚主義滋長蔓延;再加上官銜榜制度賦予的特權,腐敗滋生發展。無限期的任職,長期的權力腐蝕,造成了官場形成小集團,裙帶關系盛行,同時也帶來了幹部作風問題,養尊處優,不思進取,意誌消沈。這種現象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發展到非常嚴重的程度。1937年2-3月的中央全會上,斯大林尖銳地指出了黨內“關系密切的人組成的小家庭、小團體”的現象,互相包庇,“互相吹捧”(註:《斯大林全集》(1934 ~ 1952),人民出版社,65438。)。

如何解決這些由制度引發的矛盾和問題?斯大林自然談不上從制度上找原因。事實表明,他不能從階級根源上觀察問題,因為早在1936年,他在修改憲法的講話中就宣布“消滅壹切剝削階級”。(註:《斯大林全集》(1934 ~ 1952),人民出版社,1985,第103頁。)那時,他更不可能正確認識人民與敵人、我們自己之間的矛盾。他看到的只是“被資本主義包圍”。在他看來,在蘇聯國家,只有間諜和刺客的“破壞”。他說:“只要資本主義包圍圈存在,就會有外國特工派到我們後方的刺客、間諜、破壞分子和殺人犯。”(註:《斯大林全集》(1934 ~ 1952),人民出版社,1985,第141 ~ 142頁。毫無疑問,他所指出的這個現象是壹個嚴酷的事實,但是他無限擴大了這些事實,並且還把這個無限擴大的事實僅僅與國外和黨內的托洛茨基分子聯系起來,同時無限擴大了對他們的鬥爭。此外,他長期以來形成的社會主義越接近勝利,階級鬥爭就越尖銳的理論誤區,使他不得不求助於對經濟模式和政治制度本身帶來的困難和矛盾進行不間斷的清洗和嚴厲的打擊,進而尋找出路。

3.戰爭的逼近和對“第五縱隊”的擔憂

如果說以上兩個方面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基本動機,那麽我們這裏說的是他發動1937 ~ 1938“大清洗”的更直接的原因。斯大林上臺後,在20世紀20年代,幾乎不間斷地進行了壹系列鬥爭,采取了殘酷鬥爭和無情打擊的手段。且不說1923和1929的三次黨內鬥爭,從1928的“沙赫特事件”開始,社會上和黨內發生了多次戰爭和清洗,最主要的包括以下鬥爭:反“右傾”後,開展了清黨運動(1928)。曝光了所謂的“拯救烏克蘭聯盟”案、“烏克蘭青年聯合會”案(1930春)、“工人農民黨”案(1930),同時進行了“工業黨”案(1930 65438+10月25日)的審判,以及以劉晶為首的所謂西爾佐夫-洛米納澤“反黨集團”案(1930)和“馬克思主義者聯盟”案這壹時期的重大社會鬥爭還包括集體化運動(1929 ~ 1931年)中的驅逐“富農”,以及隨之而來的征糧運動(1932 ~ 1933年),以及思想上的“偉大”,這些鬥爭大多波及甚廣,直接傷害和牽連了黨內和社會的大量無辜群眾。

1933 ~ 1934之後,基洛夫遇刺帶來了壹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社會政治生活進壹步緊張。從1935到1936,接連進行了壹系列的逮捕、審判、流放和清洗,包括針對克裏姆林宮工作人員的“克裏姆林宮”案(1935 1 ~ 4月),打擊青少年犯罪和社會不良分子的鬥爭,檢查黨證的運動,有的這壹切都打擊了壹大批黨內外幹部和群眾,造成了中國極為緊張的社會政治。與此同時,1936的國際政治舞臺也壹直波瀾不驚,戰爭的烏雲已經開始出現。這與英法在西班牙事件中尋求與德意妥協,放棄遏制法西斯侵略的綏靖政策,以維護其在世界上的既得利益有直接關系。眼看自己在西班牙事件中與英法交好,在歐洲建立集體安全的前景變得暗淡,蘇聯領導人從不幹涉西班牙的政策轉變為積極支持* * *和平派的政策。就這樣,戰爭的烏雲開始變濃。面對這種局面,斯大林深刻意識到國內黨內外“異己勢力”的強大,他深怕上層的壹切反對派領袖、下層的同情者以及受到歷次社會政治運動打擊的各類人士,在戰爭環境中聯手組成“第五縱隊”,對政權構成嚴重威脅。每次斯大林都會想起托洛茨基在1926中講的法國政府在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不顧德軍打到離巴黎80公裏的地方,反對帕奎列門索集團,奪取政府政權的故事(註:人民出版社《斯大林全集》1954版,第10卷,第48-50頁)。),我不寒而栗。因此,壹旦戰爭的威脅來臨,他就下定決心進行壹次“大清洗”。這壹點可以從以下事件中看出:幾乎在蘇聯改變對西班牙政策的同時,正在索契休養的斯大林和日丹諾夫於1936年9月25日聯名向莫斯科發回了壹份重要電報,這被認為是壹個“大清洗”信號——葉若甫接替矢田出任國家安全局局長。這兩個事件幾乎同時發生,這被歷史學家視為絕非“偶然的巧合”:顯然是為了在不可避免的戰爭前夕“摧毀他認為是潛在的‘第五縱隊’”。(註:[俄羅斯] B. п。德米特裏延科主編:20世紀俄羅斯史,莫斯科1996俄文版,第293-294頁。)

莫洛托夫也證實了對“第五縱隊”的擔憂。這位斯大林的親密戰友直到晚年還堅持說,我們“幸虧有1937的‘大清洗’”,“第五縱隊沒有在戰時出現”。(註:[蘇]莫洛托夫的秘密談話——140《與莫洛托夫的談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第401頁。可見斯大林發動“大清洗”的意圖在莫洛托夫心中根深蒂固。

以上三個方面可以說是1937 ~ 1938“大清洗”的基本和直接原因。但全面“大清洗”更直接的原因是復雜而具體的,可以說是由壹系列事件壹步步推動的。

邁向“大掃除”運動

在談到“大清洗”的原因時,過去中國出版的大部分蘇聯史書基本上只談到基洛夫被殺;在描述“大清洗”事件的過程時,壹般只講莫斯科的三次公審。這是對蘇聯檔案曝光前“大清洗”的壹種理解。

1937至1938“大清洗”除了上述基本和主要原因外,還有各種具體原因,基洛夫被害只是導致鎮壓的原因之壹。莫斯科三大審判只是1937年至1938年“大清洗”運動的壹部分。就他們在這場“大清洗”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第壹次和第二次大審判可以說是整個“大清洗”的輿論準備和戰前動員,而第三次大審判則是在整個“大清洗”的末尾。因此,它們只是被安排為在“大清洗”中消滅三個主要反對派領袖的戰役,而真正的全面“大清洗”1937 ~ 1938,其主要戰役是從1937 1 ~ 5月到1938 65438。這樣,“大清洗”運動作為蘇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壹,需要中國史學界重新認識。

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書記、列寧格勒市委書記基洛夫於6月1934+2月1日遇刺身亡。經過近年來蘇聯歷史學家和俄羅斯歷史學家的多次研究,學術界的主導觀點是,它既不是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反對集團策劃的集團謀殺,也不是壹直被懷疑的斯大林策劃的謀殺,而是帶有某種偶然性的個人謀殺。(註:[俄羅斯] B. п。德米特裏延科主編:20世紀俄羅斯史,第373頁。但這壹事件被斯大林用來加強鎮壓,消滅以前的反對派和壹切對他的路線不滿的人,成為推動“大清洗”的重要借口,這是俄羅斯學術界比較壹致的觀點。(註:【俄羅斯】奧地利?奧利弗·努克:1930年代的政治局-政權機制,第142(?)頁面。)在得知基洛夫被殺的幾個小時後,斯大林親自為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起草了壹份名為“十二月壹日法令”的決議,隨後得到政治局的正式批準。決議規定,恐怖案件偵查應當在10日內完成,指控結論應當在正式開庭前壹晝夜送達被告人;對犯死罪的不考慮死刑赦免申請;死刑判決宣告後,應當立即執行。(註:俄羅斯近代史文獻收藏利用中心檔案:圖書館17,第162卷,第17卷,第87頁。這部法律意味著最低限度的訴訟正當程序被徹底拋棄,此前規定的死刑必要監督也被拋棄。這個規定在1937到1938的“大清洗”中被廣泛使用。

基洛夫的謀殺案很快被斯大林帶入指責季諾維也夫反對的軌道。他明確指示“在季諾維耶夫分子中尋找兇手”。(註:【蘇】蘇* * *中央公報第4期,1989。)1934 12 16當晚,季諾韋耶夫和加米涅夫被捕。65438+2月28 ~ 29日,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派法庭在列寧格勒將14名被直接指控組織謀殺的人判處死刑。1935 65438+10月9日,蘇聯內務部特別會議審理了列寧格勒薩法羅夫、紮盧茨基等反革命季諾維耶夫集團壹案。該案涉及77名來自黨、政府、工會和經濟界的積極分子,被判處各種刑期的監禁和流放。(註:[蘇]恢復名譽——三五十年代的政治審判,莫斯科1991版,第123 ~ 147頁。壹周後,65438+10月6日,以季諾維耶夫、加米涅夫為首的“莫斯科中心”案作為“列寧格勒中心”的領導機構,該案19人被移交法院,分別判處5 ~ 10年有期徒刑。

季諾維耶夫和加米涅夫被判刑後,民盟中央向地方黨組織發出了壹封密函,題為《關於殘酷殺害基洛夫同誌有關事件的後果》。密函立即斷定這起謀殺是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參與的陰謀,並呼籲對所有與陀和季有關的人及其黨內同情者進行調查。經過對紀、賈的逐級審訊逼供,1935後,所有反對派參與者均被控參與或與恐怖活動有曖昧關系。

正是在這個關頭,斯大林在壹封信中指出,黨的歷史上還有各種其他反黨集團,他列舉了托洛茨基主義、民主中間派、工人反對派、右翼和左右混合派。並指示把這些派別都作為追查的對象。於是,地方組織就把矛頭對準了所有在不同時期反對斯大林領導、表達不同意見的* * *產黨員。

在關於基洛夫謀殺案的官方聲明中,似乎謀殺是由壹個持假黨證潛入基洛夫辦公室的人所為。因此,在斯大林的倡議下,壹場檢查黨的證據的運動開始了。

這場運動開始於5月1935,結束於同年2月1935。從形式上看,檢查黨證及其登錄卡的真偽是壹項工作。實際上是壹場以審查黨員、更新黨證為中心的黨內整肅運動,並伴隨著逮捕。這場運動由以葉若甫為首的中央幹部總局領導,由內務部協調。壹些黨員在審查後被開除出黨,然後被逮捕。1935 65438+2月,中央領導對葉若甫總結運動成績,延長運動期表示不滿。865,438+0%的黨員審查了運動的結果。其中9%被開除黨籍。(註:[俄羅斯]?b .п德米特裏延科主編:20世紀俄羅斯史,第379頁。)中央委員會驅逐托洛茨基分子和季諾維耶夫分子的計劃沒有完成,因為被驅逐的黨員總數中只有3%屬於這壹群體。這說明代理人和季度分子並沒有中央估計的那麽多,但中央領導認為這是因為壹些地方黨組織故意阻撓和抵制中央政策的執行。

除了收集大量誹謗黨員的檔案材料外,檢查黨的證據運動還對被開除的人逐壹登記並立案調查。他們中的許多人是以各種借口被捕的。據葉若甫向中央全會報告,據不完全資料,到1935 12 1,因被開除黨籍而被捕的有15218人,揭露了數百個“敵對組織和集團”;(註:俄羅斯近代史文獻收藏利用中心檔案:圖書館17,第120卷,第177卷,第22頁。)在檢查黨證的過程中差不多沒收了25萬張黨證。(註:[蘇]敖?herefunuke:1930年代的政治局-政權機制,第148頁。)這樣,通過這次運動,安全機關實際上掌握了不同時期對“總路線”有不同意見的全部黨員材料:這些黨員材料和“帽子”被安全機關掌握只是時間問題。與此同時,中央領導層也掌握了地方組織及其領導人在運動中對其政策的各種態度。這為日後的“大清洗”做了全面的準備和鋪墊。

除了上述“12月1日法令”之外,在1935年3月,通過了壹項懲罰叛徒家屬的法令,在4月,發布了壹項指令,允許12歲以上的兒童被判處刑事犯罪,在6月9日,通過了壹項法令,對任何叛逃到國外的蘇聯公民判處死刑,而任何知情不報的人被判處監禁。就這樣,通過收集各種帶有潛在反對情緒的材料(主要是已被開除黨籍的),通過調查各地黨政領導對中央采取消極抵抗或有反情緒的情況,通過加強政治案件的法規,在1935年秋的斯塔爾·哈諾夫運動發起後,查處“破壞者”和“破壞分子”的浪潮越來越高。此時,國際局勢的緊張使得蘇聯領導人越來越質疑團結民主國家、停止法西斯侵略的可能性——這些情況都使得蘇聯最高領導人最終做出了“大清洗”的決定。

“大清洗”運動的過程

1936年7月29日,中央書記處向地方組織發出了《關於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反革命集團恐怖活動的密函》,由此拉開了“大清洗”運動的序幕。密函以刑訊逼供為依據,列舉了托吉直接勾結實施恐怖活動的“事實”,並在審判前向全黨通報了他們的“罪行”。那麽,8月1936日至8月19 ~ 24日莫斯科第壹次公審——“托吉反蘇聯合中心”案的審理只是走個形式。此案由蘇聯最高法院軍事法庭審理,季諾韋耶夫、加米涅夫等16人受審。所有被告都承認,他們不僅在信仰上,而且在行動上與國外的托洛茨基有聯系,並參與了謀殺基洛夫,並密謀殺害斯大林和其他蘇聯領導人。他們還供認,其他前反對派成員----布哈林、托木斯基、利科夫、卡爾·伯恩哈多維奇·拉狄克、皮達科夫、索科爾尼科夫和謝列布裏亞科夫----都參與了反革命陰謀。24日,所有被告被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

如果說上述統戰中央密函是對黨內“大清洗”的動員,那麽莫斯科第壹次公審就是對蘇聯全社會的大動員。這次審判證實了拓基陰謀存在的事實,從此成為輿論動員的起點。在這次公審期間或之後,全國各地舉行了數以千計的各種群眾集會,壹起譴責拓基的陰謀,並作出決議,發誓要與"陰謀者"鬥爭到底。這對造成既成事實,動員輿論,動員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以矢田為首的內務部顯然知道,不僅將拓吉反對派與基洛夫遇害聯系在壹起是牽強的,而且將這起謀殺與“右傾”反對派聯系在壹起更是難以捉摸。因此,亞戈達內務部試圖限制這次審判的政治後果。他們將這起與黨內幹部無關的“暴民殺人案”歸結為壹起普通的恐怖事件。在他們看來,審判舉行,罪犯受到懲罰,代表著壹份小小的信任——季氏集團的敵人已經暴露,即使事情已經結束,也不能再進壹步擴大。然而,在審理“托吉反蘇聯合中心”案件期間壹直幹擾內務部工作的埃佐夫,卻試圖擴大被告範圍,打擊涉嫌抗拒中央指示的黨的幹部和經濟管理者。斯大林明顯站在了矢田內務部壹邊和葉若甫壹邊。

就在這期間,9月23日,1936,克麥羅沃礦區連續發生爆炸。正在索契休養的斯大林和日丹諾夫利用這個機會,於9月25日向莫斯科發回了壹份聯合電報,稱:“我們認為,任命埃佐夫同誌為內務部人民委員會委員是絕對必要和迫切的。矢田顯然不能勝任揭露拓基集團的任務。國安局在這件事上拖了四年。”(註:[蘇]恢復名譽——20世紀30-50年代的政治審判,第33頁。)目前我們無法從現有的檔案中得知這壹重要任免,也沒有經過政治局成員的投票表決(註:俄羅斯近代史文獻收藏和利用中心檔案,圖書館17,第63卷,第1123卷,第146 ~ 147頁。),但很顯然,在莫斯科主持政治局日常工作的卡加諾維奇立即形成了壹份文件,並於9月30日完成。

葉若甫的任命,進壹步為“大清洗”提供了組織保證。此前,在政治局有重要地位的奧爾忠尼啟則與卡加諾維奇保持友好關系,並在壹定程度上與雅戈達內務部有默契,從而阻止了大規模清洗。然而,9月底葉若甫的上任打破了這種平衡。(註:[英]〔E . A .裏斯:《蘇聯的斯大林主義和鐵路運輸(1928 ~ 1941)》,倫敦和紐約,俄文版,1995,第147和148頁。

  • 上一篇:我妻子夢想有壹個女兒。
  • 下一篇:藏文好詞佳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