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生產成本: 原茶 人工福利 水電煤氣 裝置折舊
品種 數量 單價 金額 1000 1000 1000 500
A 50㎏ 35 1750 500 500 500 250
B 30㎏ 35 1050 300 300 300 150
C 20㎏ 35 700 200 200 200 100
合計 100㎏ 35 3500
做憑證、借:生產成本3500
貸:材料(原茶)1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000
貸:制造費用(水電煤氣、裝置折舊)1500
入庫結轉、借:庫存商品3500
貸:生產成本3500
農業會計賬務處理成本核算與工業的區別應買哪些書看謝謝區別在很多方面,會計科目的體系不同,核算的物件不同,介意妳買本註冊稅法書,初級會計書等
家俱廠月末怎樣結轉生產成本以及會計賬務處理流程結轉生產成本的分錄是,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即產品入庫的意思
完整賬務處理流程(結賬)
1.結轉損益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投資收益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三個期間費用
資產減值損失
營業外支出
2.利潤總額=本年利潤的貸方-本年利潤的借方=X
3.假設所得稅稅率25%,所得稅=X×25%=Y。計提並結轉所得稅;
①.計提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Y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Y
②結轉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Y
貸:所得稅費用 Y
4.凈利潤=利潤總額X-所得稅Y=Z,將凈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即結轉本年利潤;
潤Z×5%=K
①計提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J
——提取法定公益金 K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J
——法定公益金 K
②結轉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J+K)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J
——提取法定公益金 K
6.企業期末“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利潤分配的貸方-利潤分配的借方=Z-J-K
7.企業期末留存收益=(J+K)+(Z-J-K)=Z
結轉生產成本的分錄是,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即產品入庫的意思完整賬務處理流程(結賬)1.結轉損益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貸:本年利潤借:本年利潤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三個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支出2.利潤總額=本年利潤的貸方-本年利潤的借方=X3.假設所得稅稅率25%,所得稅=X×25%=Y。計提並結轉所得稅;①.計提所得稅;借:所得稅費用Y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Y②結轉所得稅;借:本年利潤Y貸:所得稅費用Y4.凈利潤=利潤總額X-所得稅Y=Z,將凈利潤結轉到利潤分配,即結轉本年利潤;潤Z×5%=K①計提盈余公積;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J提取法定公益金K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J法定公益金K②結轉盈余公積;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J+K)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J提取法定公益金K6.企業期末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利潤分配的貸方-利潤分配的借方=Z-J-K7.企業期末留存收益=(J+K)+(Z-J-K)=Z.請各位高手幫個忙
鄉財政所總預算會計賬務處理找《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看看,裏面有會計科目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茶吧會計賬務處理,有2000多種產品怎麽進行成本核算好,庫存怎麽管理,請高人指點不是太清楚妳的茶吧具體經營內容
產品有2000多種也是長見識了
給個個人見議供參酌:
從大的方面來說 品種類別也就茶水和點心等幾類 偶有打牌的弄幾沖撲克等娛樂
就茶水來講茶葉的進價就是原材料成本 茶具可做為低值分攤也行壹次性列支成本也可
人工費按收入均攤即可
每天都要有銷售報表 當然弄個軟體更好 沒有就自己開個EXCEL表,由於相同茶葉進貨價格不同所以還是弄個軟體核算起來省力。這個表要有進價 銷量 收入等 根據妳們具體實際來定,另外也要考慮老板的要求。老板可能要看哪種茶賣的好,哪種茶銷量大,哪種利潤大。有針對性的考慮基礎資料的收集,才好算出領導認為有用的成本。
關於會計賬務處理方面:1、如何進行成本核算?具體如何計算呢?月尾如何進行成本結轉?呵呵,都可以出壹本“成本會計”的書了。只好以例題形式回答了(盡可能的簡化但又較全面)。
例:某公司是大批大量生產某產品的單步驟生產企業,采用品種法(月末壹般沒有在產品)核算產品成本,月末成本核算如下:(計量單位:元、件)
1、根據領退料憑證及有關分配標準,編制“材料費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費用(甲材料400000,乙材料2400;基本生產車間領用400000;輔助生產車間領用2000;車間管理領用4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直接材料) 400000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物料消耗) 2000
制造費用--第壹車間--物料消耗 400
貸:原材料—甲材料 400000
原材料—乙材料 2400
2、根據電費付款憑證和實際耗用量,編制”外購動力費用分配表“,分配外購動力費(電費,4000,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200,輔助生產車間耗用500,車間管理耗用100,管理部門耗用12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直接材料) 2200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水電費) 500
制造費用--第壹車間--水電費 100
管理費用—水電費 1200
貸:應付賬款—待分配水電費 4000
3、根據工資匯總表,編制“工資分配表”,分配工資費用(工資總額70000,基本生產人員工資40000,輔助生產人員6000,車間管理人員4000,管理部門人員200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直接人工) 40000
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工資) 6000
制造費用--第壹車間—工資 4000
管理費用—工資 20000
貸:應付工資 70000
4、根據固定資產折舊計提表,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分配表”,分配固定資產折舊費(折舊費8800,生產車間折舊費3500,機修車間折舊費1500,管理部門折舊費3800)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折舊費) 1500
制造費用--第壹車間—折舊費 3500
管理費用—折舊費 3800
貸:累計折舊 8800
5、根據“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上歸集的生產成本,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生產車間修理工時360,管理部門修理工時140)
計算:輔助生產成本=2000+500+6000+1500=10000
修理工時單位成本=10000/360+140=20
借:制造費用--第壹車間—修理費 7200
管理費用—修理費 280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10000
註意:在實際工作中,應逐壹貸機修車間的費用專案。如:機修車間(物料消耗)、機修車間(水電費)等,下同
6、根據“制造費用明細賬”上歸集的制造費用,編制“制造費用分配表”,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費用(某公司第壹車間只生產壹種某產品,所以歸集的制造費用,都由某產品承擔)
計算:制造費用=400+100+4000+3500+7200=152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制造費用) 15200
貸:制造費用--第壹車間 15200
7、根據“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上歸集的生產成本,編制“成本計算單”, 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歸集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據以結轉完工產品生產成本(月初無在產品,本月完工入庫產品22870件,月末無在產品)。
計算:基本生產成本=400000+2200+40000+15200=457400
完工產品總成本=457400
完工產品單位成本=457400/22870=20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457400
貸:基本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457400
以上就是工業生產企業完整的成本核算7步驟。在核算過程中,按這7個步驟,逐壹核算,最好不要隨意顛倒核算順序,特別是5-7步驟不得放在前面,1-4步驟顛倒問題不大。至於5-7步驟的“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內容太多,請看“成本會計”壹書。
匆匆編制,如果資料有差錯,不影響成本核算方法。
怎麽樣,妳的明白?呵呵,別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結轉完工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妳的“ 工業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流程 對嗎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這樣才對,庫存商品是資產類科目,借方增加,貸方表示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