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壹,由於流行於山西省東南部棗古上黨郡地區得名。過去,曾壹度稱“上黨宮調”。解放後正名為上黨梆子。據1965年的不完全統計,上黨梆子***有劇目七百余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黃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羅羅戲和卷戲各數出)。現存劇本四百余個。這些劇目,大部分都粗獷豪邁,淳樸健康,***具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現楊家將、嶽家軍的劇目較多。《闖幽州》、《雁門關》、《三關排宴》等是代表劇性目。《三關排宴》經趙樹理同誌協助整理後,在1962年搬上了銀幕。
上黨梆子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間亦用曲牌體。上黨梆子的基礎功叫撊?褦。它運用起來穩健大方,雄壯有力;不足之處是足沈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觀。表現手法是粗線條,大輪廓,直入直出,強烈明快。行當方面須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凈角、青衣和武小生。著名演員:清末有雙祿、群益(西火旦)、老不香等;抗戰前有趙清海、段法榮、曹火柱、平福成、馮禿嘴等人;抗戰中和解放後馳名的有段二渺、郭金順、申正泰(銀洞)、趙德俊(金圪瘩)、吳婉芝(女)、郝聘之(女)、郝同生等人。
壹百多年前,上黨地區遭受嚴重旱災。上黨梆子壹些藝人分別搭班到山東省菏澤附近和河北省邯鄲附近演出。後來都曾設賬授徒。經過多年的吸收、溶化和發展,形成了兩個新的劇種棗山東棗梆和河北西調。 上黨落子原名“黎城落子”,流傳於我省晉東南地區和晉南的安澤、聞喜、夏縣以及榆社、左權和河北的涉縣等地,1955年被山西省文化事業局定名為上黨落子。
清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年,河北武安壹帶大旱連年,“民食草根樹皮殆盡”,有壹名叫喜順的貧苦農民,逃荒至我省黎城,靠打短工度日。他能歌善唱,頗精武安落子。黎城縣東仵村農民李鎖柱,在和喜順相處中,學會了壹些劇目,其後李鎖柱組織李秋歸(旦)、李長群(旦)、李醜則(生)、丁倉只(生)等人組班挑戲,開始只是打地圪圈演出,化妝和服裝非常簡單,樂器也只用壹把呼胡和大鑼、小鑼、小鼓等。後來的演出中逐漸在音樂唱腔上吸收了當地流行的歌舞吟唱和上黨梆子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黎城落子。道光二十五年後,李鎖柱等人組織起“同樂會”,除根據《阿公子投親》《雷公予投親》等鼓詞自編劇目外,又排演了從武安落子移植的壹些劇目,並逐漸搬上舞臺,逢年過節或農閑時,到附近村社演出。清道光三十年前後,黎城、潞城兩地的村社,都先後成立了黎城落子戲班,每個戲班約20人左右。由於直接受上黨梆子戲的影響,落子班逐漸搬演壹些大部頭的劇目。
清光緒十年,黎城落子壹些戲班,為與上黨梆子爭奪觀眾,擺脫落子戲不能參與迎神賽社演出的困境,黎城縣城南天元班將王四虎(又名韓保臺,子鎮村人)請回教戲,他不僅為黎城落子帶回《平遼東》《高平關》等傳統本戲,還將武安落子與黎城落子的音樂唱腔進壹步融合,並大膽吸收上黨梆子音樂唱腔之長,將原尺字調改為上字調。與此同時,在服裝、道具、表演程式以及文、武場等方面,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使用了上黨梆子的大鑼、大鑔、老鼓以及笛子、笙、老呼胡等樂器,穿上了和上黨梆子壹樣的大蟒、大靠。舞臺上亦出現了大小幔、長槍、大刀和全副鑾駕等裝置及砌末道具。這是黎城落子歷史上的壹次大飛躍,黎城、潞城、長子等縣的落子戲班紛紛效仿。
黎城落子藝人尊奉唐明皇為戲祖,每到壹個臺口,都要將戴朗子、穿蟒袍的唐明皇(或木刻或畫像)供到後臺,燒香敬奉。待到每年的農歷四月二十四日唐明皇的生日時,戲班要給戲祖擺供品、燒香磕頭、唱戲,但禁演唐代故事戲。清光緒二十八年,黎城落子生角演員王三和隨師王小禿(又名王丙寅)到活動於平陽府壹帶的黎城落子班搭班學藝六年,受蒲州梆子熏陶,將其毯子功、把子功以及帽翅、甩發、髯口等功夫,帶回上黨,融化於黎城落子之中。從此,黎城落子聲望大增。民國二十壹年(1932),名藝人張連科、李玉慶組織醜福、王尚德、李小計、馬新年、王有福等人,到太原開化寺鳴盛樓演出了《蓮花計》《訪昆山》《搶靈牌》等戲,將黎城落子首次介紹給省城觀眾。上黨落子的傳統劇目,計有200余出,劇本重故事情節,臺詞中有不少順口溜式的句子,通俗易懂。
上黨落子解放前有幾十個班社,建國後也有近十個專業文藝團體。現在,只有長治市落子團和潞城市紅旗劇團等少數幾個團能正常演出,其余團體已經倒閉或者舉步維艱。 上黨八音會是壹種民間吹打樂,在山西省東南部於長治、晉城壹帶廣為流傳。它起始於夏商,形成於春秋,漢唐時成為壹個完整的音樂形式,流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上黨八音會”這個稱謂的歷史並不太長。18世紀末,壹些民間的音樂愛好者為了和“樂戶、龜家、行道、吹鼓手”等職業樂人相區別,將不以贏利為目的的音樂活動形式取名為“八音會”。
“上黨八音會”的主要功能是服務社會、服務民眾,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娛自樂。 八角秋千是上黨地區獨有的娛樂形式,也是我們北村村民古老傳統文化的傳承智慧與結晶,八掛秋是壹種裝飾華麗而懸於半空的雙層頂亭式秋千,其頂可整體旋轉,可同時懸吊八人遊蕩,蕩秋者有春燕展翅,嫦娥飛天的美感。故有“蕩八角秋千,頂半個神仙”之俗言。是壹種非常適合大眾的節目娛樂項目,也是展示地方文化和百姓智慧的藝術品!八角秋,別名:八角秋千,八掛秋。因懸吊八掛秋千而得名。是別具壹格的旋蕩式秋千!壹般在傳統廟會期間搭建(我村傳統廟會為農歷二月初九,每九年壹搭)!
八角秋全身高約20米,主棚對角約為8米,上秋平臺高約2.5米直徑約9米。秋千輪廓高大威武,做工精細,外觀精美漂亮,旋轉起來彩帶飛舞,人影高旋,歡聲不絕,美感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