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莎士比亞的資料

莎士比亞的資料

莎士比亞

壹、生平和創作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傑出的代表,壹生***創作了37部戲劇、 2部長詩和154首十四行詩。其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或文學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壹)生平

1 青少年時代

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沃裏克郡艾汶河上的斯特拉特福鎮。父親約翰是沃裏克郡的自耕農,1551年移居斯特拉特福鎮,經營羊毛、皮革制造、谷物買賣等業;有人說他還當過屠戶。1565年約翰任斯特拉特福鎮的民政官,3年後被選為鎮長。威廉是長子,曾被送到當地的文法學校學習拉丁文和古代歷史、哲學、詩歌、邏輯、修辭等。13、14歲時,家道中落,可能曾輟學幫助父親料理生意。1582年11月他18歲時,同鄰鄉富裕自耕農的女兒安·哈瑟維(26歲)結婚,次年5月生女蘇珊娜,1585年生孿生子女珠迪絲(女)和哈姆奈特(子),哈姆奈特11歲時夭折。

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鎮的

莎士比亞故居

2 初抵倫敦

莎士比亞於1585-1587年間離開故鄉去到倫敦。這時正是女王伊麗莎白壹世統治英國的鼎盛時期。莎士比亞在壹個名叫理查的斯特拉福同鄉介紹下,進入劇團。他起初作馬夫,專在劇場門口伺候看戲的紳士,後來才當上了壹名雇傭演員,他壹面勤學苦練演戲的本領,壹面又打打雜,他還利用余暇去觀摩其他劇團的演出。1588年前後,莎士比亞開始為劇團改編舊劇本和修改其他劇作家的劇本。從這時起,莎士比亞開始了他的劇作家生涯。

接觸古羅馬的詩歌和戲劇——劇院打雜——雇傭演員——編劇——劇團股東——世襲紳士

3 創作高峰

1594年始,莎士比亞所在劇團受內侍大臣庇護稱為“宮廷大臣劇團”。後同他人合建了環球劇場,以後他的戲劇作品主要在此公演。莎氏在35歲前的劇作,已被大家們稱贊為“無與倫比”,能與古代第壹流戲劇詩人們並稱。但生前沒有出版過自己的劇作。莎氏20余年內***寫了37部戲劇,其題材多取材於歷史記載、小說、民間傳說和老戲等,反映了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現實,宣揚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性論觀點。由於壹方面廣泛借鑒古代戲劇、英國中世紀戲劇以及歐洲新興的文化藝術,壹方面深刻觀察人生,了解社會,掌握時代的脈搏,

故使莎氏得以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繪廣闊的、五光十色的社會生活圖景,並使之以悲喜交融、富於詩意和想象、寓統壹於矛盾變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點。莎士比亞同劇團劇場有20余載親密關系,於編劇之外,也曾演戲導戲。寫戲時他時常想著具體的演員,也不忘劇場和演出效果。他力求吸引各類觀眾,特別是較有教養的觀眾,繼承了已有的通俗戲劇傳統,同時吸取了意大利和英國宮廷貴族的藝術趣味。這是莎士比亞創作的黃金時期。

4 晚年

從1608到1611年,是他創作的晚期。開始轉向傳奇劇的寫作。 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莎士比亞壹生中的最後幾年,大部分是在故鄉度過的。1616年4月23日,正當他52歲生日那天,與世長辭了。25日,他的遺體埋葬在斯特拉福聖三壹教堂的祭壇下面。對於渺小者來說,歷史是無情的,對於偉大者來說,歷史則像壹位多情的愛人,壹直站在那裏,向每壹位後來者描述他鐘情者的風采。

(二)創作歷程(詳細版)

值得慶幸的是,莎士比亞有大量作品流傳了下來,成為人類文化寶庫中極可珍貴的壹部分。這就涉及了莎翁的創作道路。我們把詩人的全部創作生涯分為三個時期:壹五九○至壹六○○年為第壹個時期;壹六○壹至壹六○七年為第二個時期,壹六○八至壹六壹三年為第三個時期。

1 第壹時期

有人把莎士比亞創作的第壹個時期稱為“喜劇時期”,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不錯,詩人這壹時期從《錯誤的喜劇》開始到《第十二夜》,確實創作了十部喜劇,但同時他還創作了九部歷史劇(《亨利六世》上、中、下篇算三部歷史劇,《亨利四世》上下篇算兩部,其余《理查三世》、《約翰王》、 《理查二世》及《亨利五世》等不分篇,各算壹部),三部悲劇、兩首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和《魯克麗絲受辱記》)以及壹些十四行詩。把莎翁的這壹時期簡單地稱為“喜劇時期”顯然並不妥當。可是,另壹方面,莎翁畢生所寫的十七部喜劇,有十部創作於這壹時期,而且他的幾部最著名的喜劇例如《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和《第十二夜》等,都寫於這壹時期,因此莎翁喜劇在這壹時期占的地位特別重要。我們必須同時看到這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先說喜劇。所謂喜劇都應該有壹個快樂的結局。這是不言而喻的。莎士比亞的喜劇無不有壹個快樂的結局。但除此之外,莎士比亞的喜劇還有壹些明顯的、與眾不同的特點,即:

(1)喜劇的主題主要是寫愛情、友誼、婚姻,通過這些來表現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今以這壹時期壹部重要喜劇《皆大歡喜》為例,裏面寫 了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這兩對貴族男女青年的純潔的愛情,也寫了牧人西爾維斯與牧女菲必、小醜試金石與村姑奧德雷這兩對平民男女青年的樸素的愛情,中間盡管有各種艱險曲折,最後四對戀人同時結婚,真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皆大歡喜。與此同時,這壹喜劇也寫了忠貞的友誼:羅瑟琳和西莉婭是堂姊妹,西莉婭的父親弗萊德裏克不顧兄弟情誼,篡了自己胞兄(即羅瑟琳的父親)公爵之位,把公爵趕走,使他被迫流亡在森林裏,但這兩位堂姊妹壹直相親相愛,寧可壹同逃往森林裏過艱苦生活,也不願分離。這種純真的友情也是彌足珍貴的。

(2)莎士比亞的喜劇大都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仲夏夜之夢》裏有美麗的森林,有仙後和小仙子,有北歐矮人之王的仙王奧白朗,有英國民間傳說裏極富傳奇色彩的精靈好人兒羅賓,有香氣四溢的豆花、織網的蜘蛛、嬌小玲瓏的飛蛾,還有妙不可言的音樂等等。這哪裏是單純的喜劇,簡直是壹篇充滿詩情畫意、引人入迷也引人入勝的美麗童話!就拿戲劇裏充滿嚴峻鬥爭的《威尼斯商人》來說,女主人公鮑西婭選擇丈夫,既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是請人代為介紹說項,而是(親愛的讀者,妳再也想不到)在自己閨房裏放了金、銀、鉛三個匣子,任憑求婚者來選,誰選中了裏面裝有鮑西婭小照的匣子,便算獲得勝利,可以娶她為妻。這是多麽富有浪漫主義氣息的擇偶方式!

(3)莎士比亞的喜劇還有壹個特點,就是每個劇本往往除了壹個主要情節外,另外還有壹兩個甚至更多的故事情節線索。《溫莎的風流娘兒們》壹劇有三條平行的線索:壹是破落騎士福斯塔夫的壹系列冒險行為和經歷;二是安·培琪姑娘的婚事,有三個男子追逐她;三是由於安·培琪的婚事引起了法國醫生卡厄斯和威爾士籍牧師愛文斯二人間的爭執。而《仲夏夜之夢》故事線索更多,***有四條:壹是雅典公爵忒修斯與其未婚妻希波呂忒間之關系;二是拉山德與赫米婭、狄米特律斯與海麗娜四人間之愛情糾葛;三是仙王奧布朗與仙後提泰妮婭之爭吵;四是以波頓為首的眾工匠之間的關系。

莎士比亞的這些喜劇,情節錯綜復雜,每條線索既各自相對獨立,又互相緊密關聯,有現實生活,又有仙境和幻想,使得整個喜劇跌宕多姿,撲朔迷離,極富藝術魅力。上述這些喜劇故事情節,限於篇幅,無法詳細敘述。但是,這不要緊,讀者可根據這些粗線條的介紹,再去找原劇來讀,便十分清楚了。另外,有些作品本書下面還要專門介紹,在此先提壹下,使讀者有壹初步印象。讀莎翁劇作,是壹個很好的藝術享受,我誠摯地希望讀者不要滿足於我們這本小書的簡單介紹,而應該用這本小書作為打開莎士比亞藝術寶庫的壹把鑰匙,通過它進壹步去讀莎翁作品,妳將進入壹座宏偉壯麗的藝術之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關於歷史劇,前面已說過,這壹時期莎翁***寫了九部歷史劇。歷史劇是以歷史事實為題材的劇本,而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則全部是寫英國歷史上的帝王的。撇開《約翰王》(英王約翰在位期為1199—1216年)壹劇因劇中人物、事件自成壹體,與其他歷史劇不連貫不論以外,其他八個歷史劇剛好構成兩個“四部曲”,即:《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及《亨利五世》,這壹個“四部曲”是寫英國歷史上“金雀花王朝”家族的。另壹個“四部曲”為《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及《理查三世》,是與約克和蘭開斯特兩大家族的。這兩個“四部曲”寫了英國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末壹百年間的歷史,寫了這壹階段英國的王室糾紛、內部動亂、對法戰爭和“紅白玫瑰戰爭”等重大事件,而貫串這八個劇本的壹個重要精神,就是當時人文主義者***同具備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這些歷史劇深刻地反映了英國人民反對封建割據、反對封建暴君、渴望民族統壹的願望。

莎士比亞歷史劇最有代表性的,是《亨利四世》上下篇和緊接著的《亨利五世》。通過這三個情節連貫的劇本,詩人為我們塑造了亨利五世的形象:他由做太子時的昏昏噩噩、整日在酒肆飯館等遊樂場所和酒鬼流氓鬼混,經過父輩教育,逐步認識錯誤,他父親亨利四世逝世後,他登上王位,決心改惡從善,終於成為壹個勵精圖治的賢明君主。莎士比亞把亨利五世當作壹個理想的君主來描寫,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把這位君主寫成天縱神聖、完美無缺、超凡入聖、頭上有著靈光的神人,而是不回避矛盾,寫了哈爾親王(哈爾為亨利五世就位前作王太子時的名字)的種種缺點,使他在現實生活的種種矛盾中逐步改變,成為賢明君王。和歌頌亨利五世成為鮮明對比的,是莎士比亞在《理查二世》壹劇中對無道昏君理查的嚴厲譴責。由此可見,莎士比亞並不籠統地歌頌封建帝王,而是明辨是非,根據歷史事實對歷史人物進行必要的褒貶。

2 第二時期

如果說莎士比亞在他創作的第壹個時期以寫喜劇與歷史劇為主的話,則他創作的第二個時期則以寫悲劇為主。這壹時期他***寫了七部悲劇、四部喜劇和壹些十四行詩,數量只有前壹時期之半,卻極為重要。為什麽?因為他在這壹時期思想和藝術都更加成熟了,而且他畢生最重要的四部悲劇(即所謂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都創作於這壹時期,成為他的永垂不朽的傳世佳作。莎士比亞認為悲劇必須具備下面三個特點:

(1)它必須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結束。莎翁的所有悲劇(第壹個時期寫了三部悲劇,第二個時期寫了七部悲劇,總***十部悲劇),無壹不是以悲劇主人公的死亡而結束的。這主要是受他的同時代人和先行者、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兩個著名悲劇詩人托瑪斯·愷得(1558?—1594?)和克裏斯多弗爾·馬洛(1564—1593 )的影響,同時也由於當時人們對悲劇的看法與後來人不同而來。文藝復興時期,像莎土比亞這樣的人文主義者認為,悲劇之所以為悲劇,必須以主人公的災難性結局而結束,而死亡是壹個人最大的災難,因此悲劇就必須以主人公的死亡而告終。近代和現代的悲劇就不是這樣,悲劇主人公可以死亡,也可以不死亡,重要的不僅在於悲劇主人公個人的遭遇,而更在於悲劇表現的矛盾的深度,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

在莎士比亞的悲劇裏,主人公雖然死了,令人心痛(只有《麥克白》壹劇是例外,麥克白之死是由於他本人犯了殺害賢明君主、屠殺無辜臣民之滔天大罪,其死亡是罪有應得),但悲劇主人公為之奮鬥的理想卻勝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劇主人公之死給人以悲壯感,而不是單純的悲哀,當然更不是悲觀。

例如,在《哈姆萊特》壹劇裏,主人公哈姆萊特死了,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帶領大軍來到,宣布丹麥恢復正常秩序;在《李爾王》裏,李爾死了,忠於他的臣子奧本尼公爵、肯特伯爵和愛德伽齊心合力,重整國家;在《奧賽羅》裏,過於善良、受陰謀家伊阿古欺騙和挑撥、錯殺了自己妻子的奧塞羅認識了自己所犯的可怕錯誤後,為了懲罰自己,以劍自殺了,他的副將凱西奧馬上接任處理軍政事務,並逮捕了惡棍伊阿古,即將對伊處以嚴刑;在《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裏,這壹對情人相繼死去,羅馬三個執政者之壹的凱撒大將把二人合葬壹墓,使他們永不分離。總之,使人看到盡管悲劇中的主人公付出了慘重代價,犧牲了自己生命,卻是前途光明,給人以安慰和鼓舞。

(2)悲劇的主人公必須是貴族。這壹看法顯然是錯誤的。這是由於莎士比亞和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階級和時代局限性而來,同時也由於受了古代希臘、羅馬悲劇影響所致。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瘟疫多、疾病多、人民群眾貧困不堪,加上戰亂頻仍,勞動人民的生命是不值錢的。例如,壹三四九年起幾年中,發生了壹場席卷整個西歐的所謂“黑死病”(即鼠疫),單是拿英格蘭來說,死亡人數就達居民總數的五分之二。在此情況下,普通勞動人民的生命有誰重視呢?

還有傳統觀念的影響從古希臘三大悲劇家開始,經過希臘著名文藝理論大師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從理論上總結,壹直到古羅馬悲劇,人們從來認為只有落在帝王和貴族男女身上的災難才能寫成悲劇,勞動人民的災難不能成為悲劇的題材。這壹階級偏見和時代局限性,使得莎士比亞的悲劇英雄無壹不是帝王、王後或其他貴族男女。

( 3)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誌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由自己負責(《羅密歐與朱麗葉》可能是個例外,這在下面要另外談及)。麥克白犯了弒君之罪,謀殺了賢明君主,不是由於麥克白夫人的敦促,也不是由於他在曠野碰見三個女巫,女巫預言他將要成為蘇格蘭王,而是由於他自己的個人野心。雅典人泰門那樣家財萬貫,後來窮得無衣無食,主要責任者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因為他太慷慨好客,揮霍無度,不知道他所處的人世間某些人是多麽險惡。以上三點,是莎士比亞悲劇的主要特點。

3 第三時期

這是莎翁創作的第三個、也是最後壹個時期。這壹時期詩人***寫了四個劇本,即《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風雨》這三部喜劇和壹部歷史劇《亨利八世》。後者是與當時著名劇作家約翰·弗萊契爾(1579—1625)合寫的,但主要則仍是莎士比亞所寫。撇開後壹個歷史劇不論,三部喜劇都是傳奇劇,即作品以童話或傳奇的手法處理了喜劇人物和他們的遭遇。這些作品的現實主義成分大大減弱,對社會的批判性也削弱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常常用非現實的方法解決了。

以《暴風雨》壹劇為例,此劇寫米蘭公爵普洛斯彼羅被自己胞弟篡位後,抱著年僅三歲的女兒米蘭達出走海上,流落壹島上。公爵會魔術,用魔法救出島上過去被壹女巫囚禁之眾精靈,供自己役使。另外,他還役使了被女巫豢養的島上惟壹居民、醜八怪凱列班。十二年後,篡位者安東尼奧、其同謀者那不勒斯王阿隆佐及阿的兒子腓迪南王子等多人乘船出海,普洛斯彼羅用法術想使船沈沒,全船人都來到這個島上。這以後,阿隆佐之弟西巴斯辛與安東尼奧***謀,擬殺害那不勒斯王阿隆佐及其忠實臣子貢柴羅。另壹方面,凱列班、斯丹法諾和弄臣特林鳩羅也在策劃殺害普洛斯彼羅後占領全島。

正在這兩個謀殺陰謀暗中進行之時,米蘭達和腓迪南這壹對青年男女卻壹見傾心,互相愛戀。普洛斯彼羅得悉凱列班等人正在策劃殺害自己壹事後,立即派精靈愛麗兒去懲罰他們。最後,普洛斯彼羅當眾公開了自己過去為公爵之身份,要求其弟安東尼奧歸還國土給自己,警告西巴斯辛等人不得再搞陰謀詭計。至此,壹切矛盾立時解決,人們準備次日起航,分別返回那不勒斯及米蘭。《暴風雨》所寫的弟弟篡哥哥之位,或弟弟準備殺害自己胞兄,都有壹定的現實意義,但解決矛盾的辦法卻是非現實的。

莎士比亞時代,英國歷史上為了爭奪王位、爵位,兄弟互殺之例並不鮮見。可是,到了《暴風雨》裏,這種妳死我活的矛盾鬥爭卻被仁愛和寬恕頃刻解決了,其說服力是很小的。盡管如此,從幻想豐富、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充滿浪漫主義情趣以至詩歌的藝術技巧來說,《暴風雨》仍不失為莎士比亞第壹流的作品。

創作年表

早期(1590-1600)

喜劇

《錯誤的喜劇》1592

《馴悍記》1593

《維洛那二紳士》1594

《愛的徒勞》1594

《仲夏夜之夢》1595

《威尼斯商人》1596

《無事生非》1598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1599

《皆大歡喜》1599

《第十二夜》1600

歷史劇

《亨利六世》1590

《理查三世》1592

《理查二世》1595

《約翰王》1596

《亨利四世》1597

《亨利五世》1598

悲劇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1593

《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

《裘力斯凱撒》1599

中期(1601-1607)

喜劇

《特洛伊羅斯與克蕊西達》1601

《終成眷屬》1602

《壹報還壹報》1604

悲劇

《哈姆雷特》1601

《奧塞羅》1604

《李爾王》1605

《麥克白》1606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1606

《科利奧蘭納斯》1607

《雅典的泰門》1607

後期(1608-1613)

喜劇

《泰爾親王佩力克裏斯》1608

《辛白林》1609

《冬天的故事》1610

《暴風雨》1611

歷史劇

《亨利八世》1613

(二)創作歷程(簡明版)

創作分期

q q 早期(1590——1600):歷史劇、喜劇時期

主要作品:喜劇《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裘力斯.凱撒》

q q 中期(1601——1607):悲劇時期

主要作品:悲劇《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

《麥克白》、《 雅典的泰門》

喜劇《壹報還壹報》

q q 後期(1608——1612):傳奇劇時期

主要作品:傳奇劇《暴風雨》

歷史劇《亨利八世》

1 早期(1590-1600)歷史劇、喜劇時期

這是莎士比亞思想和藝術的形成時期。這時期的伊麗莎白政權尚屬鞏固,王室跟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國勢大振。這使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歷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1597)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歷史劇《亨利四世》上、下篇為代表作品,其中福斯塔夫是莎氏筆下最出名的喜劇人物之壹。

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O0)等,描寫溫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沖破重重封建阻攔,終於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縛的社會人生主張。就連這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詩歌

莎士比亞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長詩《維納斯與阿多尼斯》(1592~1593)和《魯克麗絲受辱記》(1593~1594)均取材於羅馬詩人維奧維德吉爾的著作,主題是描寫愛情不可抗拒以及譴責違背“榮譽”觀念的獸行。十四行詩(1592~1598)多采用連續性的組詩形式,主題是歌頌友誼和愛情。

《仲夏夜之夢》 是壹部充滿幻

想和浪漫色彩的抒情喜劇

《仲夏夜之夢》寫的是壹個雅典少女追求真正愛情的故事。父親要她嫁給壹個貴族青年,而她另有所愛。最後在仙人的幫助下,她終於如願以償。劇中神話的世界和現實的矛盾交織在壹起,使它成為莎士比亞最富於詩意和想象的劇作之壹。

“既然真心的戀人們永遠要受折磨似乎已是壹條命運的定律,那麽讓我們練習著忍耐吧;因為這種磨折,正和憶念、幻夢、嘆息、希望和哭泣壹樣,都是可憐的愛情缺不了的隨從者。 ……”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喜劇中

最富於諷刺意義的壹部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喜劇中最富於社會諷刺意義的壹部,其主要情節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和猶太商人夏洛克之間的壹場訴訟。前者重視友情,後者唯利是圖。安東尼奧向夏洛克借錢,立下借據,如果到期不還,夏洛克就要割掉安東尼奧身上的壹磅肉。安東尼奧因故無法如期還債,於是引起訴訟。法官提出,借據上沒有允許取壹滴血,因此在割肉時不能流血。結果夏洛克未能得逞。劇本還穿插著幾樁愛情情節,結局都很圓滿。

“世界上有壹種人,他們的臉上裝出壹副心如止水的神氣,故意表示他們的冷靜,好讓人家稱贊他們壹聲智慧深沈,思想淵博;他們的神氣之間,好像說,“我的說話都是綸音天語,我要是壹張開嘴唇來,不許有壹頭狗亂叫!”啊,我的安東尼奧,我看透這壹種人,他們只是因為不說話,博得了智慧的名聲;可是我可以確定說壹句,要是他們說起話來,聽見的人,誰都會罵他們是傻瓜的。……”

羅密歐與朱麗葉

這是壹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敘述壹對青年戀人,由於雙方家族是世仇,無法結合,終於犧牲。被劇壹兩家的械鬥開場,以主人公之死換來的兩家和好為結束,作者以此譴責了封建家族的內訌和封建的包辦婚姻。

劇中人物:愛斯卡勒斯、帕裏斯、蒙太古、凱普萊特、羅密歐、茂丘西奧、班伏裏奧、提伯爾特、勞倫斯神父、約翰神甫、保爾薩澤、山普孫、葛萊古裏、彼得、亞伯拉罕、賣藥人、樂工三人、茂丘西奧的侍童、帕裏斯的侍童、蒙太古夫人、凱普萊特夫人、朱麗葉、朱麗葉乳母

《羅密歐與朱麗葉》

( Romeo and Juliet)

在意大利的維羅那,有兩個互相敵對的家庭。它們是以朱麗葉父親為首的卡普萊家族和以羅密歐父親為首的蒙特家族。兩個家族之間不斷發生暴力沖突,為城市籠罩上了壹層陰影。

羅密歐是壹個整天沈溺於愛和幻想之中的青年。在朋友莫邱拉的鼓動下,羅密歐參加了卡普萊家舉辦的化裝舞會。朱麗葉的母親為了把朱麗葉嫁給她所選定的壹個年輕人而舉辦了這次舞會,然而事與願違。朱麗葉在舞會上遇見了羅密歐,兩人壹見鐘情。

羅密歐在舞會結束後又潛入卡普萊家的後院與朱麗葉相會,兩人互相傾訴了愛幕之情。在神父的幫助下,兩人秘密地結了婚。神父希望能以此來化解兩個家族間長久的仇恨。朱麗葉的表兄泰華是個兇殘好殺的家夥,他找到了羅密歐要求與他決鬥,被希望和平的羅密歐拒絕。泰華瘋狂地毆打羅密歐,引起了莫邱托的憤怒。在羅密歐的勸阻下,莫邱托沒有殺死泰華,但泰華卻乘機殺死了莫邱托。悲劇就此發生,憤怒的羅密歐殺死了泰華,遭到被驅逐的懲罰。

羅密歐在夜裏和朱麗葉相會後離去,但此時朱麗葉的父親卻要把朱麗葉嫁給她不愛的壹個年輕人。在神父的策劃下,朱麗葉假裝服毒自盡,但神父的信卻未能交到羅密歐的手裏。接到噩耗的羅密歐趕到教堂,就在朱麗葉醒來時,羅密歐已經喝下了劇毒藥,朱麗葉也隨之開槍自盡。兩個家族間的世仇,導致了年青壹代的愛情悲劇。

“快快跑過去吧,踏著火雲的駿馬,把太陽拖回到它的安息的所在;但願駕車的法厄同鞭策妳們飛馳到西方,讓陰沈的暮夜趕快降臨。展開妳密密的帷幕吧,成全戀愛的黑夜!遮住夜行人的眼睛,讓羅密歐悄悄地投入我的懷裏,不被人家看見也不被人家談論!戀人們可以在他們自身美貌的光輝裏互相繾綣;即使戀愛是盲目的,那也正好和黑夜相稱。來吧,溫文的夜,妳樸素的黑衣婦人,教會我怎樣在壹場全勝的賭博中失敗,把各人純潔的童貞互為賭註。用妳黑色的罩巾遮住我臉上羞怯的紅潮,等我深藏內心的愛情慢慢地膽大起來,不再因為在行動上流露真情而慚愧。

來吧,黑夜!來吧,羅密歐!來吧,妳黑夜中的白晝!因為妳將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烏鴉背上的新雪還要皎白。來吧,柔和的黑夜!來吧,可愛的黑顏的夜,把我的羅密歐給我!等他死了以後,妳再把他帶去,分散成無數的星星,把天空裝飾得如此美麗,使全世界都戀愛著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陽。……”

2 中期(1601-1607)悲劇時期

這是莎士比亞思想與藝術成熟與深化的時期。這時英國農村的“圈地運動”正在加速進行,王權和資產階級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正在瓦解,社會矛盾深化重結,政治經濟形勢日益惡化,詹姆士壹世繼位後的揮霍無度和倒行逆施,更使人民痛苦加劇,反抗叠起。在這種情況下,莎士比亞深感人文主義理想與現實的。

  • 上一篇:英冠賽季十大球星
  • 下一篇:虎年春節的八字對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