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節日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
時間:每年3月最後壹個星期
中國長安國際書法年會,是由陜西省旅遊局主辦的壹項大型的國際書法交流活動。漢字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具有幾千年的歷史。長安(今西安)既是歷代書法名家輩出的地方,又是保存歷代書法名作碑石最多的地方,被譽為“書法之鄉”。長安國際書法年會於1986年舉辦第壹屆,每年吸引眾多的海內外書法名流前來參加獻藝,在國內外有重要的影響。
長安國際書法年會為每年3月的最後壹個星期舉辦。屆時,海內外的書法名家和書法愛好者將雲集古城,切磋技藝,交流經驗。年會主要內容有:大型仿唐代雁塔題名儀式;歷代名人墨跡展覽;中外書法家筆會;優質文房四寶展銷;書法理論研討會,參觀碑林、石門十三品活動等。
西安兵馬俑石榴節
時間:每年9月中旬
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註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
兵馬俑石榴節為每年9月中旬在臨潼舉行,為期壹星期。其主要活動為參觀兵馬俑、華清池貴妃浴旅遊、萬畝石榴園觀賞及品嘗、傳統石榴節慶、驪山古烽火臺點火儀式等。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
時間:每年9月
西安古文化藝術節是西安市的壹項大型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從1990年開始,每年金秋9月舉辦。古文化藝術節薈萃了陜西民間藝術精華,內容豐富。主要活動項目有:
宮廷儀仗鑼鼓;高蹺、旱船、竹馬、耍獅、舞龍等表演;大型宮廷焰火;街頭社火表演;大型文藝節目,如大型音樂歌舞《長安瑰寶》、《絲路風情》、《長安神韻》、《秦俑魂》、《鳳鳴長安》等;深受海內外賓客歡迎的仿唐樂舞;陜西地方戲秦腔、眉戶、碗碗腔、木偶、皮影等;古城墻藝苑,舉行別開生面古城墻夜景夜市入城式,來賓通過南門吊橋,魚貫而入,進入甕城,然後登上古城墻,盡情觀賞文藝、武術、氣功和仿唐鬥雞表演等,參與各種遊樂項目;民間工藝品和紀念品展銷。
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友誼賽
時間:每年11月第1個周日
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從1993年開始舉辦,在國內外具有壹定的影響力。2003年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被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體育旅遊金牌賽事”。比賽期間,會在西安古城墻上舉行男、女組5公裏、10公裏及半程馬拉松賽。
西安歷史文化
西安古稱長安,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壹。早在11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就在這裏繁衍生息。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與羅馬齊名的古都。從西漢起,西安就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重要城市。“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西至羅馬古城。“長安文化”代表著中華文化的主幹。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是全國最早響應的省會城市之壹。1936年12月12日,這裏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後,設在這裏的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為延安革命根據地輸送了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和軍需物資。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等都在這裏領導過革命鬥爭。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國後,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轄市;1954年改為省轄市;1984年被國務院列為計劃單列市;1992年被批準為內陸開放城市;1994年被批準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經過5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西安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城市服務體系,成為我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及輻射北方中西部地區的金融、科技、教育、旅遊、商貿中心。
西安的文化氣息濃厚,不論是文學創作、舞蹈藝術、器樂演奏、書畫風格,還是傳統戲劇、民間表演藝術、古文物收藏,在國內外都有壹定的影響。
西安民俗文化概覽
吹糖人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壹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澱粉壓壹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壹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過苦練,手法要準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將壹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後握起拳頭,用另壹只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後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幫子,不壹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等,有的還圖上花花綠綠的顏色。
剪紙
在中華民族的搖籃裏,孕育發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容之壹。剪紙作為壹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形式,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喜愛,其中陜北剪紙猶為引人註目。陜北剪紙包含秦、漢之風,風格既纖細秀美,又粗獷大方,粗中見巧工,土中觀美感,曾連續數年分別在西安、北京等地展出,獲得好評。
鳳翔木版年畫
據史料所考,迄今已有476年歷史。按從事其業的壹個家族壹幅祖宗檔案記載,明正德二年(1507)肖裏村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副業生產;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邰氏已開辦早期年畫“畫局”,以後壹直延續六代人190多年。鳳翔木版年畫從小到大,由粗到精,經過了多次起落、興衰,成為中國西北地區首屈壹指的民間年畫勝地。邰氏《世興畫局》在近兩個世紀的進程中,立足鳳翔,面向全國,打向國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鳳翔泥塑
陜西鳳翔縣六營的彩繪泥塑,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彩繪泥塑有戲劇人物、神話人物、飛禽走獸壹百多個品種。這些泥塑,色彩絢麗明快,造型誇張、簡練、質樸大方,妙趣橫生。最受人歡迎的是臥牛、立虎、掛虎、胖娃娃等。這些彩繪泥塑,多被西北各省農村視為逢年過節的佳品,或是給孩子做滿月的紀念品、家庭日常擺設的裝飾品、饋贈親友的禮品。近幾年,鳳翔彩繪泥塑已被陜西省列為旅遊紀念品,對外大量供應。
安塞腰鼓
腰鼓為民間舞蹈中常見的活動,古往今來壹直不絕於世。至今,陜西民問,特別是陜北壹帶,青少年男女壹有空暇,他們腰間斜跨帶子,系上腰鼓,兩手各執小木棍,於前後左右擊打,並有鑼、釵相敲配合,“嘣壹嚓嚓”之聲清脆響亮,格外入耳悅目。陜西各地學校、團體,每遇節日,青少年組織演出腰鼓,是最引觀眾賞目的,而陜北安塞腰鼓,則是獨樹壹幟的佼佼者。
洛川蹩鼓
陜北洛川民間舞蹈中的蹩鼓,別具壹格。相傳,由秦、漢時軍士操練發展而來的。這種邊蹦邊跳邊打鼓的活動,已紮根民間,代代相傳。表演時,鼓手頭戴武士巾,上紮英雄花,身穿戰服,背插靠旗,腿系雲紋戰裙,紮綁腿帶,腳蹬戰靴,胸前橫掛二尺面寬的圓鼓,邊蹦邊擊,激烈猛狠,隊伍變化多端,時分時合,整齊有序。1989年9月27日“世界旅遊日”慶祝活動在西安舉行開幕式,洛川蹩鼓的精彩表演,受到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牛拉鼓
陜西鹹陽市的“牛拉鼓”,為民間鼓舞中的獨特項目。“牛拉鼓”表演時,兩只牛身披紅彩,各拉壹車,上置大鼓,鼓手背向前方,面向後面數百名鑼鼓手,邊敲邊作指揮鼓,落音鏗鏘,回音相配的鑼鼓聲響徹雲空,鼓手個個身著彩裝,頭戴白巾,腰系彩帶,前後呼應,配合默契。每逢大型慶典或節日,“牛拉鼓”為必演的節目,使觀眾壹飽眼福。
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陜西民間民俗活動的獨特項目。它流行於乾縣王村鄉壹帶,以其粗獷豪放、完整優美的色彩和表演,成為享名省內外的民間打擊樂藝術活動。據傳,明代大王村壹個叫梁梅的宦官,神宗萬歷二十壹年(1593)告老還鄉,曾組織過多種娛樂活動,其中“蛟龍轉鼓”就是他親自教習的。數百年來,這個傳統節目,紮根於民間,完善於民間,歷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日,大王村各鑼鼓隊,從各條街道邊打邊行,最後匯集於村東“三義廟”前,對陣擂打,熱鬧非凡。
跑鼓
流行於陜西麟遊縣的“跑鼓”,是漢族傳統的鼓舞之壹。表演時,場內架大鼓兩面,兩個鼓手身著武士衣褲,頭戴包巾或武士帽,邊舞邊到鼓前打鼓,打鼓的鼓點,要和鑼、鐃、釵配合默契,渾然壹體。鼓手擊鼓時,由慢到快,由緩到緊,都按壹定的節拍進行;到激烈處,不但鐃釵拍打變化多端,鑼聲插空相配,而且出現號子喊聲,壹陣接連壹陣,聲聲互相呼應,氣氛濃烈而不亂調。
秦腔
秦腔也稱"亂彈",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點,角色可分為: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老生、須生、小生、大凈、毛凈,醜角等十幾種。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壹,經秦,漢,隋,唐,宋,元,明歷代發展日趨成熟,明末清初盛行於南北各地,對許多劇種都有很大的影響。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桑.主要流行於西北各地,為群眾所喜聞樂見,其唱腔、道白、板路、臉譜、身段、角色門類自成體系。秦腔所保留的劇目達700多個,為各劇種之首。
陜北說書
陜北說書,據民問口碑傳說,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裏,榆林壹帶就有活動。當時把“琵琶”叫“蠍子”(樂器像壹個大蠍子),二片木板叫“楞子”,不少藝人或盲藝人靠彈琵琶、敲板說書謀生,唱腔多以“雙音調”連帶敲竹板唱“蓮花落”;後來,在晉北、陜北壹帶漸漸形成雙音、單音、落子調、慢板、竹板等調子。陜北說書各地有“九脛十八調”之多,琵琶在延安、甘泉、延長、吳旗壹帶流行;三弦在綏德、神木、府谷、內蒙、黃河畔、甘肅省壹些鄰縣流行,說書是單音調;佳縣、吳堡是東路調;定邊、誌丹、靖邊是西涼調、梅花調。雙音調有慢板、武調、快板三種調子,長短書均用。
陜西皮影戲
皮影戲又名“燈影子”,是我國民間壹種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在關中地區很為流行。皮影戲演出簡便,表演領域廣闊,演技細膩,活躍於廣大農村,深受農民的歡迎。皮影的制作十分精細,影子的材料選料講究,用上好的驢皮或 牛皮在水中泡軟後,經過泡制,使其光滑透明,然後精心雕刻,塗上 艷麗的色彩。人物、動物等均刻成側影,幹透後刷上桐油。四肢、頭 部可動,用細長很支掉牽制表演。演出時,用壹塊白紗布作屏幕(屏 幕大小根據場地而定,基本像小電影的銀幕),操作皮影者站在屏 幕下,把皮影貼到屏幕上,燈光從背後打出,觀眾坐在相對燈光方 向觀看。皮影戲以秦腔為主,演唱者和操縱者配合默契。表演技術 嫻熟的,關中人稱其為“把式”,壹手拿兩個甚至三個皮影,廝殺、對 打,套路不亂,令人眼花綠亂。
正月十五鬧元宵
鬧元宵,也稱過小年,過十五。從正月初五(也有從初六)起,舅舅給外甥、幹父給幹兒、奶媽給奶兒開始送燈,壹般壹個孩子多送壹對燈,每個燈十根蠟燭,每增加壹個孩子多送壹只燈,外帶壹捆麻花、壹包糕點。連送十二年。父母也給出嫁的女兒第壹年送壹對大紅碌碡燈(宮燈)或玻璃燈和壹對花燈,叫追燈,有了外孫加送小燈籠。孩子接到燈後每晚打(挑)燈,成群結隊玩耍嬉鬧直到十五。十五晚家家門前彩燈高掛,屋裏院內旮旯拐角燃燭照明,意為鬼邪無處躲藏。新婚媳婦於十四晚回嫁家“躲燈”、十六返回。十五晚上吃元宵、十六晚上稱過“把把年”(意為過年之尾),孩子們可以繼續打燈玩耍、嬉鬧,燈籠繼續懸掛,到十七就全部收了。
陜西十大怪
俗話說:“百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方面原因的影響,陜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形成了壹些獨特的方式,經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也有說“陜西八大怪”的。灞橋地區農村過去在此方面表現的也尤為突出。
壹、面條像褲帶面
“扯面寬得像褲帶”。扯面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裏人所吃的扯面還是有壹定區別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壹根面條寬度可達兩三寸,長度則在1米左右,厚度厚時與銅元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
二、鍋盔像鍋蓋
鍋盔即大餅。傳說在秦朝,秦軍壹統六國,四處征戰之際,由於軍中士兵所攜帶的幹糧容易發黴變質。於是,軍中的夥夫就發明了今天的鍋盔。又有壹說,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壹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裏,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不論怎麽講,鍋盔饃在陜西已有上千年的歷了。
三、辣子壹道菜
辣子在陜西“油潑辣子”是壹道正經八百的菜肴。就連西安城裏家家戶戶門前也掛滿壹串串喜人的紅辣椒,故俗語雲:“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陜西人怕不辣!"
四、碗盆難分開
老陜吃飯,喜歡用壹種耀州產的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至吃飯時,村莊、門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蹲在壹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邊聊,此即有名的“老碗會”。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關中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汗擦手包東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在關中農村,卻隨處可見“壹邊蓋”的房子。據說是因為陜西幹旱少雨,所以這壹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貴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裏,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七、姑娘不對外
關中地區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好出門不如呆在家”之俗語和“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之民諺。久而久的,不僅男人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也不遠嫁他鄉,現如今同時隔壁對門成親的也見怪不怪,壹些村還為不願出嫁離鄉的姑娘修建起“姑娘樓”,築巢引鳳,既為建設新農村吸引更多的外來人才,也了結姑娘們的心願。
八、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壹日三餐都要蹲在壹起開“老碗會”,壹蹲就是壹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下棋“丟方”,於是關中就養成了“蹲”的習慣。
九、睡覺枕石塊
陜西人不喜歡柔軟的枕頭,而選擇木制的枕頭和石制的枕頭。這是和陜西人憨直的秉性分不開的。在陜西,當夏季酷熱難耐的時候,莊稼漢晚上睡覺的時候,更願意枕著壹塊磚頭或者石頭當作枕頭,枕在上面而酣然高眠。而且,陜西人親切地把它叫做:“金不換”,意思就是用金子也不換的寶貝,足以見得陜西人對於這個頭下石塊和木塊做的枕頭,其依戀和癡迷的程度是何等真切了。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是指唱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桑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不解其中味,開玩笑說:“唱秦腔,壹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要身體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要膽子大,以免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