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蘭.春宴 》元好問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臺,桃杏拆,宜唱喜春來.
[註解]
玉靨:似玉的臉頰,此處指梅花瓣.靨,面頰上的酒窩.
柳破金梢眼未開:破,指嫩芽剛出.金梢,嫩黃色的樹梢.眼未開,指柳葉尚未長出,如睡眼沒有睜開壹樣.
桃杏拆:拆,拆裂.指桃杏的花苞剛剛裂開.拆,原作折,誤.
[譯文]梅花雖殘了,它那潔白的花瓣上香氣.柳樹抽芽了,梢頭壹片嫩黃色,柳葉兒還沒長出來.春風和煦,吹滿樓臺.桃杏的花苞兒剛剛裂開.這種情景正該高唱《喜春來》.
《小桃紅》王惲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傳.***留連,畫船壹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何日是歸年
[作者簡介]王惲(1227-1304),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輝汲(今河南汲縣)人.大德年間,累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工詩善文,詞曲以小令見長.著有《秋澗先生大全集》.現存小令四十壹首.
[寫作背景]"小桃紅"又名"平湖樂",是壹首感情濃郁的鄉思曲,這是作者客居他鄉秋日江遊時寫就的.
[註解]
橫練:橫鋪著的白絹.用以形容湖水的平靜澄清.
入手風光:映入眼簾的風景.入手,到手.
[譯文]隔著秋日的煙霧傳來采菱姑娘的喧鬧聲,秋江澄靜有如橫鋪的白絹.眼前的風景不要流逝呀.且讓我們壹起盡情觀賞留連,畫船上美人笑意盈面.江山的確美好,可是它終歸不是我的故鄉,而哪壹天又是我回去的日子呢
《人月圓》倪瓚
傷心莫問前朝事,重上越王臺.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
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當時明月,依依素影,何處飛來
[作者簡介]倪瓚(1301-1374),字元稹,自號雲林子,風月主人等,無錫(今屬江蘇)人.元至正初,棄家浪遊五湖.著有《清閟閣全集》.散曲現存小令十二首.
[寫作背景]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為元代遺民,他始終不能忘記元兵南下,宋朝滅亡那段悲慘的歷史.因此,他壹生都沒有在元政權下做官,隱逸山林,在他晚年時常追憶舊事,緬懷故國,抒寫愁思.此曲即是作者重登紹興越王臺時所作,包括江浙廣大地區在內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踐報仇雪趾的歷史傳統,又是南宋政治經濟的中心,人到這裏尤其容易激發起亡國的慘痛和恢復河山的願望,今天作者重遊前朝重地,登上當年勾踐點兵復仇的越王臺,感情不能抑制.
[註解]
前朝:此指宋朝.
越王臺: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建,為駐兵處.
素曩:皎潔銀白的月光.
[譯文]不要再問前朝那些傷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臺.鷓鴣鳥哀婉地啼叫,東風吹指初綠的衰草,殘陽中山花開放.
我惆悵地獨自仰天長嘯,青崇山峻嶺依舊,故國已不在,滿目盡是喬木布滿蒼苔,壹片悲涼.頭上的明月,柔和皎潔,仍是照耀過前朝的那輪,可是它又是從哪裏飛來的呢
宋詞三首:
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作者
李清照(1084-?),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幼有才藻,十八歲適金石家趙明誠,夫婦感情甚篤。南渡後,趙明誠病故,她顛沛流離於江浙皖贛壹帶,在孤寂中度過晚年。她工詩能文,詩尤為宋代大家,前期詞多寫閨情相思,後期詞融入家國之恨與身世之感,風格頓變。她兼擅令慢,每能創意出奇,以經過提煉的口語表達其獨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棄疾所稱道的“易安體”。有《漱玉詞》
註釋
①此詞調首見於北宋毛滂詞,詞中有“人在翠陰中”、“勸君對客杯須覆”等句。因據其意,取作調名。雙調,五十二字,仄韻。
②永晝:悠長的白天。
③瑞腦:即龍腦,香料名。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④玉枕:瓷枕的美稱。紗廚:紗帳,壹稱碧紗帳。
⑤東籬: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後即以東籬指代賞菊之處。
⑥暗香:幽香。這裏指菊花的香氣。
⑦簾卷西風:“西風卷簾”的倒文。 ⑧黃花:指菊花。
品評
這首重九懷人詞是李清照寄給她丈夫趙明誠的。元伊世珍《瑯環(左應為女旁)記》卷中引《外傳》:“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壹切謝客,忘食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這則軼聞說明此詞歇拍三句極為膾炙人口,李清照論詞鄙薄柳永“詞語塵下”,這三句采取自我反觀的筆法,用西風吹卷簾幕,露現出比黃花更為憔悴的少婦面容,形象地抒寫了相思之苦,其意實同於柳永詞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達時屏絕浮花浪蕊,而選擇不求濃麗、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襯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標逸韻,確乎無“詞語塵下”之嫌。全詞以含蓄蘊藉見長,“莫道不消魂”三句固然最為工妙,但其余各句亦堪玩味:“薄霧濃雲愁永晝”,“永晝”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時下已是晝短夜長的深秋季節,可知“永晝”當是壹種對時間的心理錯覺,作者借此點出了她獨守空閨時的度日如年之感。“瑞腦消金獸”,枯坐銅香爐旁,看那爐中的香料壹點點地消融,豈不見出作者的寂寞無聊?“半夜涼初透”,分明暗示了她的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有暗香盈袖”,則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懷,也隱含了“聲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古詩·庭中有奇樹》)的夫婦睽離之感。凡此,都有玩賞不盡的底蘊。
賞析壹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壹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沈沈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裏。“瑞腦消金獸”壹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裏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上片寥寥數句,把壹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佳節又重陽”壹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後,馬上接以壹句“佳節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壹人”,怎叫她不“每逢佳節倍思親”呢!“佳節又重陽”壹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又會有什麽感觸!“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壹番淒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這天賞菊飲酒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壹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吧,李清照在屋裏悶坐了壹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這並未能寬解壹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壹邊飲酒,壹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有暗香盈袖”壹句,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於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壹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鬥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壹切,無不塗上壹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同創造出壹個淒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簾卷西風”壹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壹幅畫面:重陽佳節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賞析二
李清照的重陽《醉花陰》詞相傳有壹個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壹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見《元伊世珍?瑯嬛記》)。這個故事不壹定是真實的,但是它說明這首詞最好的是最後三句。
現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詞的開頭,描寫壹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環境。“薄霧濃雲”是比喻香爐出來的香煙。可是香霧迷朦反而使人發愁,覺得白天的時間是那樣長。這裏已經點出她雖然處在舒適的環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悶。“佳節又重陽”三句,點出時間是涼爽的秋夜。“紗廚”是室內的精致裝置,在鏤空的木隔斷上糊以碧紗或彩繪。下片開頭兩句寫重陽對酒賞菊。“東籬”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詩意。“人比黃花瘦”的“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菊)有黃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從開頭到此,都是寫好環境、好光景:有金獸焚香,有“玉枕紗廚”,並且對酒賞花,這正是他們青年夫妻在重陽佳節***度的好環境。然而現在夫妻離別,因而這佳節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離愁別恨。全首詞只是寫美好環境中的愁悶心情,突出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寫,目的是加強刻畫她的離愁。
在末了三句裏,“人比黃花瘦”壹句是警句。“瘦”字並且是詞眼。詞眼猶人之眼目,它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的地方。
在詩詞中,作為警句,壹般是不輕易拿出來的。這句“人比黃花瘦”之所以能給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運用比喻,描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當,也是其原因之壹。她在這個結句的前面,先用壹句“莫道不消魂”帶動宕語氣的句子作引,再加壹句寫動態的“簾卷西風”,這以後,才拿出“人比黃花瘦”警句來。人物到最後才出現。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聯成壹氣,前面兩句環繞後面壹句,起到綠葉紅花的作用。經過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電影中的壹個特寫鏡頭,形象性很強。這首詞末了壹個“瘦”字,歸結全首詞的情意,上面種種景物描寫,都是為了表達這點精神,因而它確實稱得上是“詞眼”。以煉字來說,李清照另有《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為人所傳誦。這裏她說的“人比黃花瘦”壹句,也是前人未曾說過的,有它突出的創造性。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內容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癡牛呆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壹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賞析:
這首詞詠調名本意,是為送別友人陳令舉而作。
全詞立意上壹反舊調,不寫男女離恨,而詠朋友情意,別有壹番新味。
此詞上片,也緊切七夕下筆,但用的卻是王子喬飄然仙去的故事。據劉向《列仙傳》載,周靈王太子王子喬,好吹笙作鳳凰鳴,遊伊洛之間,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後於山上見柏良,對他說:“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顛。”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蘇軾此詞上片,借這則神話故事,稱頌壹種超塵拔俗、不為柔情羈縻的飄逸曠放襟懷,以開解友人的離思別苦。發端三句,贊王子喬仙心超遠,縹渺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壹揚壹抑,獨出機杼,頓成翻案之筆。緱山,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王子喬,因為他緱山仙去,故雲。“鳳簫”兩句,承“不學”句而來,牛女渡河,兩情繾綣,勢難割舍;仙子吹簫月下,舉手告別家人,飄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後者超凡歸仙,趨向相反,故贊以“不學癡牛呆女”。
下片寫自己與友人的聚合與分離,仿佛前緣已定,事有必然。據東坡《記遊松江》(《東坡誌林》卷壹)說:“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於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蘇軾於熙寧七年九月從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與同時奉召還汴京的杭州知州楊元素同舟至湖州訪李公擇,陳令舉、張子野同行,並與劉孝叔會於湖州府園之碧瀾堂,稱為“六客之會”,席上張子野作《定風波令》,即“六客詞”,會後同泛舟遊吳松江,至吳江垂虹亭暢飲高歌,“坐客歡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徑直敘寫這段經歷,仍借與天河牛女有關的故事來進行比況。張華《博物誌》載壹則故事說:天河與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來,海濱壹人懷探險奇誌,便多帶幹糧,乘槎浮去。經十余日,至壹城郭,遇織布女和牽牛人,便問牽牛人,此是何處。牽牛人告訴他回去後問蜀人嚴君平便知。
後來乘槎人還,問嚴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時。詞人借用這則優美的神話故事,比況幾位友人曾沖破澄澈的銀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壹語雙關: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們所乘的客船。“尚帶天風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說。煞拍兩句筆墨落到贈別。“相逢壹醉是前緣”,寫六客之會:“風雨散、飄然何處”,“風雨”承上“天風海雨”,寫朋友分袂,各自西東。“壹醉是前緣”,含慰藉之意:“飄然何處”,蘊感慨無限。
這首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
辛棄疾——《青玉案》
內容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賞析: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壹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壹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麽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說好,就好在想象: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沖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
上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遊女們,壹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遊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壹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麽希望了。……忽然,眼睛壹亮,在那壹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壹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誌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壹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壹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壹切又有什麽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壹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壹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壹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他千百度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癡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象將他看作壹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壹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壹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壹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外國詩三首:
《致克恩》俄 普希金
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
妳就在我的眼前降臨,
如同曇花壹現的夢幻,
如同純真之美的化身。
我為絕望的悲痛所折磨,
我因紛亂的忙碌而不安,
壹個溫柔的聲音總響在耳邊,
嫵媚的身影總在我夢中盤旋。
歲月流逝。壹陣陣迷離的沖動
象風暴把往日的幻想吹散,
我忘卻了妳那溫柔的聲音,
也忘卻了妳天仙般的容顏。
在荒涼的鄉間,在囚禁的黑暗中,
我的時光在靜靜地延伸,
沒有崇敬的神明,沒有靈感,
沒有淚水,沒有生命,沒有愛情。
我的心終於重又覺醒,
妳又在我眼前降臨,
如同曇花壹現的夢幻,
如同純真之美的化身
心兒在狂喜中萌動,
壹切又為它萌生:
有崇敬的神明,有靈感,
有淚水,有生命、也有愛情。
《我的愛情並不是壹只夜鶯》裴多菲匈牙利
我的愛情並不是壹只夜鶯,
在黎明的招呼中蘇醒,
在因太陽的吻而繁華的地上,
它唱出了美妙的歌聲。
我的愛情並不是可愛的園地,
有白鴿在安靜的湖上浮遊,
向著那映在水中的月光,
它的雪白的頸子盡在點頭。
我的愛情並不是安樂的家,
象是壹個花園,彌漫著和平,
裏面是幸福,母親似地住著,
生下了仙女:美麗的歡欣。
我的愛情卻是荒涼的森林;
其中是嫉妒,象強盜壹樣,
它的手裏拿著劍:是絕望,
每壹刺又都是殘酷的死亡。
《哀歌》雪萊英國
哦,世界!哦,時間!哦,生命!
我登上妳們的最後壹層,
不禁為我曾立足的地方顫抖;
妳們幾時能再光華鼎盛?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從白天和黑夜的胸懷
壹種喜悅已飛往天外;
初春、盛夏和嚴冬給我的心頭
堆滿了悲哀,但是那歡快,
噢,永不再有,——永不再有!
1821年
查良錚 譯
壹位外國名人的簡介:
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壹***和國第壹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壹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 -1814,1815)、法蘭西***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經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在位前期是法國人民的驕傲,直至今日壹直受到法國人民的尊敬與愛戴。
出生: 科西嘉島
身高: 5 ft 7 = 170 cm
國籍: 法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