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新年習俗: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抱負、生活、娛樂、文化心理,又表現了祈福、飲食、娛樂活動的狂歡。春節,狹義指農歷正月初壹,廣義指農歷正月初壹至正月十五。
春節也被稱為中國新年。在歷史發展中,它融合了多種民俗,形成了壹些相對固定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慶祝新年的主要內容是辭舊換新布,祭神祭祖,驅邪避邪,祈求豐收。形式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春節是祭祖和祈求新年的時候。祭祀活動遵循先人的規矩,進貢上香,跪拜行禮,莊重細致。崇拜神靈和祖先的習俗盛行於南方沿海地區,它繼承了古老的習俗。春節期間,有許多隆重盛大的活動,如祭祀天地、祈福新年等。,內容豐富多彩。
熱鬧喜慶,年味十足。春節有許多習俗活動,如貼新年紅、守歲、吃團圓飯、拜年。但由於各地風土人情不同,細微之處各有特色。就廣東而言,可分為粵中(珠三角)、粵西、粵北、粵東(潮汕、客家),各有風韻。
廣東有句話叫“二十八歲馬虎”,意思是農歷十二月二十八,全家人都要待在家裏大掃除,脫去舊布,掛上新的壹年紅(春)來迎接新年。年底除夕,祭祖、吃年夜飯、觀新春、逛花市,是老廣辭舊迎新的幾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