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晚年喜歡為自己畫肖像畫,曾用厚金聘請外國畫師在宮中供職。光緒二十八年(1902),俄國人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和他的皇後向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贈送了壹張八寸彩色全家福。當她看到攝影比人像更快更方便,看起來更酷,效果更真實時,她的躍躍欲試之心越來越強,對攝影產生了興趣,想親自領略它的神秘。
為了拍照,慈禧特意下旨,在頤和園的寢宮樂壽殿前搭起席棚,以布景屏風為襯,並按殿內布置豪華陳設。當時頤和園雖然有電燈,但沒有攝影用的照明設備。為了突出主要人物的立體形象,又不違背慈禧所忌諱的陰陽臉,提高形象的清晰度,只能利用自然的散射光,使其“尊”拍達到最佳效果。拍照前,慈禧要親自看歷書,選個吉日。拍照的時候經常會命令皇家攝影師荀玲連續拍幾張姿勢不壹的宮廷肖像,恨不得每張都訂壹大堆,也想盡快把未打磨的帶水樣張呈現給皇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