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伯倫來自壹個馬龍派天主教家庭。從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後來他和家人搬到了美國。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我就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華。之後,我的興趣轉向了文學,先是阿拉伯語,然後是英語。紀伯倫的文學作品受尼采思想的影響,富有社會性和東方精神,不以情節為中心,旨在表達豐富的情感。
紀伯倫的繪畫充滿了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在阿拉伯繪畫世界中占有獨特的地位。他壹生創作了大約700幅精美的油畫,其中大部分被美國藝術博物館和黎巴嫩紀伯倫紀念館收藏。
擴展數據:
人物評價:
紀伯倫的文筆柔和、簡潔、優美,宛如行雲流水;文字清新、奇特、俊朗、多彩;哲學意蘊深刻,比喻獨特生動,想象力極其豐富;意境可謂安詳高遠,超凡脫俗;再加上神秘的天啟預言句,以及強大的音樂節奏感和動作跳躍感,構成了壹種被世人公認的溫暖、細膩、美好的獨特風格。——李偉的評價
後人紀念:
紀伯倫的故居位於黎巴嫩北部省份靠海的壹個神聖的山谷——貝什。建於1931年6月。原來是壹座修道院,1975改建為博物館。它建在雪山上,生在大自然旁邊,瀑布和雪松遍布山間。它是壹座以洞穴石為主的建築,有壹扇紅褐色的小矮門,只能通過壹個人。故居內有440幅珍貴的紀伯倫繪畫手稿,以及中國不同年份出版的《先知》、《沙與沫》、《中國紀伯倫紀伯倫全集》等中英文書籍。這些書是中國專家、學者和中國駐黎大使贈送給紀伯倫故居博物館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