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源於酒吧老板們在全國天後酒吧的“馬七皮”口癮。此人利用酒吧老板的身份在歐美音樂圈行騙,被騙者用“伍茲”作為諷刺。之後“絕絕子”壹詞被引入飯圈。
2.2020年,覺覺子在壹個網絡節目中走紅,壹些粉絲用覺覺子為球員加油。常用於褒義,意為“很棒,很棒”。絕覺子引起了網民對網絡語言的關註和討論。
3.2021,大眾點評中誕生的絕世聖經引發不適。然後是嗶哩嗶哩的視頻《縫制聖經》和樂嘉在直播中對“絕子”的評論。
社會評論:
1.沒有“yyds”和“絕絕子”就不能說話?想的東西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沒有它就說不出來。除了“yyds”,壹切都可以是“獨特的”,“語言失語”已經成為壹個越來越需要關註的社會問題。(新華社新媒體評論)
2.“絕絕子”很流行,但其構成傾向於“遊戲化”,與典型的漢語構詞規律不同。(咀嚼文字主編黃安靖評論)
3.越時尚越土氣。越是網絡名人,越是低俗。越說絕子,聽到看到的就越多。這些網絡名人的話說得越多,人就越稀缺。(微博漢字博主王左中右評論)
4.今天用“YYDS”,明天流行“爵子”,讓人語言錯位尷尬,消解了漢語帶來的美感。(北京日報客戶端評論)
5.“絕絕子”和“五子子”看似只用壹個詞或疊字,不傷也不影響詞的本義,但“賣萌”和“裝可愛”的方式在壹定程度上暴露了語言運用的貧乏和幼稚。(中國青年報評論)
6、絕絕子的火爆,不可忽視的是與之掛鉤的飯圈心態。不明所以,跟風就要引以為戒。(北京晚報評論)
7.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很多青少年經常抖出壹些可愛的段子,但壹旦離開了“孟夢大”“絕絕子”的可愛表情,就似乎無法表達對他們的贊美。沒有網絡語言就不會說話,這其實是壹種“語言失語”的表現。(光明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