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聲從事藝術品工作幾十年,慧眼識珠卻從不“撿漏”。他的理由很特別——自己的定位,並不適合做腰纏萬貫的富翁;他在業內名震八方,卻從不會奚落不懂門道的收藏者,只要有時間,必定耐心細致解釋;
蔡國聲人生壹波三折,卻每每從逆境中找到安靜的出口,讓自己的心得到緩沖,也令自己峰回路轉。蔡國聲沒有奢望,反享有盛名。他說,從來沒有想到,壹生到了晚年能夠如此輝煌。
當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落幕的那壹刻,人們有理由相信:2011年的藝術品市場註定又將是壹個喧囂之年。在剛剛過去的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可謂風生水起,多項拍賣指標創下歷史紀錄。而在這個遲來的春天裏,被業內視為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以34.9億港元的總成交紀錄創下了香港蘇富比歷年成績新高,這樣的佳績在藝術品市場再次激起千層浪。這樣的繁榮或許僅僅只是壹個開始。
然而,繁榮背後的隱憂已逐漸顯露:藝術品市場本是壹個魚龍混雜的市場,而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各種“李鬼”魚目混珠、見縫插針,繁榮背後的浮躁已然暴露,假貨橫行的藝術品市場該如何規範?在通脹洶洶來襲之際,大量金融資本揣著各種目的悄然介入藝術品市場,藝術品金融化如火如荼,金融資本的介入到底是給藝術品市場註入了新鮮血液,還是“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