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青銅樂器的銅鐘

青銅樂器的銅鐘

銅鐘是中國最早的有舌青銅樂器。1981-1986洛陽偃師二裏頭峽文化遺址調查發掘過程中,先後出土了4件銅鐘。出土的青銅編鐘都是青銅制作,器身小,器壁薄,上窄下寬。橫截面為瓦形鐘體,壹側有葉邊,舞面平坦,上面有橋形按鈕。這些銅鐘出土時,器身都包裹著幾層織物,器舌是玉制的,保存完好,有的還放在銅鐘裏。鈴舌與金玉的搭配,說明在當時是極其珍貴的物品。

考古資料顯示,在二裏頭銅鐘之前的古代河洛地區就出現了陶鐘,陜西縣廟底溝遺址出土的陶鐘是最早的例子。它的鐘身是手工制作的,外形呈錐臺狀,肩下兩側各有壹對對稱的斜孔,頂部有壹個圓形按鈕。還有壹箱仰韶文化時期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的陶鐘,手工制作,橢圓形,鐘口小,肩部無穿孔。到了河南龍山文化中晚期,出現了河南湯陰的白銀陶鐘和蔚縣的瓦店陶鐘,手工制作的鐘身已呈瓦狀。在此期間,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我國最早的考古發現——壹口紫銅制成的銅鐘。鐘體呈菱形,頂部鉆有掛舌孔,內壁厚薄不均,體表有明顯的紡織痕跡。所以從形制上可以看出,夏文化中開始出現的早期青銅樂器——二裏頭銅鐘,繼承了中原古代樂器陶鐘的橢球體。作為中國銅鐘造型的起源,它為商周時期的青銅樂器造型奠定了基礎,成為藝術史上劃時代的新成就。

洛陽地區的商周墓葬中出土了許多銅鐘。如洛陽墓西周早期墓、洛陽森林學校車馬坑、三門峽郭墓地2013號西周晚期墓、洛陽西工區3943號戰國墓等都曾出土過銅鐘。三門峽上村嶺郭墓地還出土了1銅鐘。壹個突出的例子是1990年底三門峽郭墓地2010號墓同時出土的14銅鐘。這組西周晚期的銅鐘,形制相同,大小略有不同,器皿橫截面為瓦形。因為聲音沒有測過,所以還不能確定是不是套鐘。洛陽這壹時期出土的銅鐘雖然姿態各異,但都是扁圓柱形,口小,頂部有半環鈕,腔內有槌狀鐘舌,都還保持著夏二裏頭銅鐘的基本形制和特征。

  • 上一篇:陳秀梅的主要參展、獲獎
  • 下一篇:餃子粘在面板上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