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魯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

魯迅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

魯迅(1881~1936)處於壹個社會動亂並急劇變革的時代,八國聯軍的入侵,清朝的終結,民國的建立,袁世凱的盜權復辟,軍閥的混戰,國***第壹次合作,北伐,國***內戰,9.18日本侵華.....,總之,那是壹個民族危亡的時代,是壹個國民正在覺醒的時代,是壹個中華民族在危難中掙紮探索奮鬥的時代。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擴展資料:

文學成就

魯迅是中國翻譯文學的偉大開拓者。在他壹生中,翻譯和介紹外國文學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翻譯思想涉及翻譯的各個重要方面,見解獨到,對現今的翻譯理論研究與翻譯實踐仍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與眾多翻譯理論相比,魯迅的翻譯思想樸實無華,大多通過貼近生活的比喻來表達。

書法特色

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而且是壹位優秀的書法家,由他的思想和文學成就之大,使得人們往往忽略他的書法成就。

郭沫若曾稱其書法“遠逾宋唐,直攀魏晉。”魯迅書法多為行書。綜觀其風格特點,當以顏真卿《爭坐位帖》脫出,上融篆隸、章草意,下摻宋人筆、明清間翰劄法,形成了樸質渾厚、外柔內剛、疏朗雅潔、灑脫靈便的藝術風格。

百度百科——魯迅

  • 上一篇:該怎樣判別壹幅書法作品的好與壞
  • 下一篇:美麗的仙女句子和短句摘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