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的甲骨文寫法是:玉環形或在中間加橫。
黃,為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黃的基本義是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是五色之壹,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色黃,居中,故以黃為中央正色。
作動詞,指變黃,表示草木枯萎或果子成熟。“黃”也指黃顏色的物品或動植物。又作為“黃帝”“黃河”等的簡稱。黃在口語中還表示計劃無法實現或事情失敗。
黃字甲骨文主體為“大”字,像正面站立的人形;中間作“口”或“田”字形。甲骨文“黃”字的寫法與“寅”字有時相同,二者是同形字。西周文字繼承了商代文字的寫法,但也開始發生變化,多在上部加上“廿”形。
直到隸變後與本是表示人形兩臂的兩筆合為壹橫,變成了“?”;同時中間變成“由”,表示兩腿的部分變為兩點。春秋戰國時期文字異形,其中《說文》古文之形,據《說文》所說為從古文“光”聲,當是壹種聲化現象。?
康熙字典
《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並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昆侖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壹川,色黃。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