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南京市收藏、展示民間商品、研究民俗、弘揚優秀民間傳統文化的專門機構。
發展歷史
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門發現了俗稱“九十九間半”、“甘家大院”的古建築群“甘溪故居”,並將其定為市級文保單位。
1986年,為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南京傳統民居,文物部門開始在甘溪故居建設南京民俗博物館。
1986年,市民俗博物館成立,19號南捕堂前後三晉、西院(壹主壹輔)住戶搬遷修繕。
1992年,南部廳19號建築部分修復,10月118日,南京民俗博物館建成對外開放。
65438年至0995年,江蘇省樂幹溪故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南京民俗博物館被市委、市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2年,經過壹年的維修,南捕堂三組建築重新開放了甘溪故居,“甘家大院”這個俗稱開始在民間口耳相傳。
2006年,甘故居被國務院批準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更名為“甘xi樓”。
同年,甘大廈後期改造及環境整治工程正式啟動。
2007年,文物部門除了原有的南捕廳建築外,還修復了大板巷42號、46號古建築,重修了天津捕樓和“小花園”,增加了“小花園”的長廊和水榭,並在保護範圍內保存和修復了壹座民國優秀建築——丘挺館。
2007年6月18日,甘大廈完整地再現了它最初的歷史面貌。
2010年6月,為全面展示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市文廣局決定將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加入南京民俗博物館,建立全國首個民俗與非物質遺產“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