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海國圖誌》
等級:★★★★★(15北京大學;15內蒙古大學;15雲南大學;17安徽師範大學;18湖南師範大學;18蘇州科技大學)
定位:近代中國的開端(1840-1864);近代化的啟動;經世思潮;思想文化
晚清地理學書籍。1841年,魏源接受林則徐囑托,在《四洲誌》基礎上擴充,於次年編成此書;後又不斷修訂增補。此書引征多種外國撰述,介紹了歐美等多國的地理、歷史、政情、風俗,並標榜 “以西洋人譚西洋” ,承認西方人關於世界的知識的合理性;同時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承認西方文明有其長處[1]。此書成為同代及後數代中國士人了解西方的媒介,提供了相應的 思想資源 [2],流傳到幕末日本後也成為其了解西方的重要媒介。
註釋:
[1]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2卷( 以下簡稱《葛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50-452頁。此處主要是從地理知識擴大的角度來說的,未涉及歷史觀念的變化。
[2] 有關“思想資源”的闡述,參見王泛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164頁。
提到《海國圖誌》,壹般都會想起在《四洲誌》基礎上擴充而成、師夷長技以制夷、對日本產生影響等內容,此外還可以註意這些方面:
[1] 張昭軍、孫燕京主編:《中國近代文化史》,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37-39頁。
[2] 《葛著》,第450-458頁。
[3] 潘光哲:《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王建朗、黃克武主編:《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晚清卷)》下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004-1008頁。不過筆者主要是受到此文啟發,目前並未深入了解其“知識倉庫”說及閱讀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