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國畫紙張老化的原因分內因和外因。內因有:1.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纖維和半纖維素水解/氧化/氧化降解/光解,氧化作用木質素和光解作用纖維素。2.國畫紙張內部的有害物質,生產過程中殘留的酸/氧化劑/施膠明礬/金屬離子等。
外因有:高溫,高濕,光線,酸,氧化劑,微生物等加速發生水解/氧化和光解反應。
二:用礬絹作書畫,書畫保存壽命不會太長,主要是礬對絹素的腐蝕作用所致。北宋書畫家米芾,在其《論畫》中曰“紙千年而神去,絹八百而神失。”可見此種絹,當是未上重礬的絹,這種絹叫“漿捶絹”。其制作方法是:用濾過的石灰水和生豆漿汁為漿水,把絹放在漿水裏拉壹遍,晾幹,卷實,外包白布,用搗衣棒捶打約四五百下,則絹絲平扁而勻細。再略上極淡膠礬水,刷在絹的正面,待幹後用燙鬥燙平,即粉漿入絹。絹之縷眼盡沒,光如銀板,以之作畫,著色則經久不變,落墨流暢。歷代的書畫大師,均使用這種“漿捶絹”作畫。用此法制得的絹可與紙壽相當,它對絹畫的流傳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