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原因
1900八國聯軍侵華期間,英軍在劫掠過程中搶走。因為當時沒有人意識到這幅畫的價值,英軍把它帶回英國,在大英博物館以25英鎊的價格出售。後來,博物館為了方便收藏,把這幅婦女史的畫剪成了四份,對這幅畫造成了不可修復的損壞。
二、《婦女史箴言》的介紹
《婦女史圖》是我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壹幅帛畫。原物已失,有壹本唐朝,有原物12段。由於年代久遠,僅存9段,為帛書上色,現藏大英博物館。
作品描繪了女扇的事跡,包括漢朝馮淵擋熊護漢皇帝的故事。有班婕妤不肯隨漢成帝而死的故事,以防皇帝迷戀女人,在政治上犯錯誤。其余段落描述的是上流社會女性應有的道德情懷,帶有壹定的說教性質。
作品雖然包含了女性應該遵守的道德信條,但對上流社會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寫,如穿衣打扮等,真實生動地再現了貴族女性的柔美與矜持,體態、舉止、服飾都符合她們的身份與個性。
女性歷史的畫面成功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女性形象,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女性的生活場景。
《壹幅婦女史》的作者和創作背景
壹.作者
《壹幅婦女史》的作者是顧愷之(公元345-406年),金陵無錫(今江蘇)人。東晉畫家,出身官宦之家,父親古月官職從周別到尚書右丞。
顧愷之師從健康會,被尊為“畫家四祖”之壹。他還擅長壁畫。他年輕時曾在建康(今江蘇南京)畫過維摩詰,轟動畫壇。
二、創作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思想受到嚴重沖擊,儒家思想“獨尊”的局面結束,老莊學說流行,佛經翻譯,道教發展,議論盛行,形成了壹個精神偏激、極端、智慧、熱情的時代。
第壹,這壹時期的審美文化處於過渡狀態和雙重形態,呈現出歷史轉折階段的典型特征;第二,這種審美形式的雙重性和過渡性,是魏晉“自我超越”主題豐富內涵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