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開始接觸和使用evernote。壹開始我只是把它當做壹個可以存儲在雲端的筆記本軟件。感覺比在紙質筆記本上寫,或者在電腦上用word寫要好得多。
後來發現微信訂閱號或者朋友圈裏的好文章都可以通過“我的印象筆記”保存到印象筆記裏,於是放棄了微信裏的“收藏”功能。
後來發現知乎日報的文章也可以收藏到Evernote裏,瀏覽網頁的時候也可以把網頁的內容剪切隱藏到Evernote裏。甚至在刷微博的時候,只要點擊@“我的印象筆記”就可以把微博的內容保存到印象筆記裏。
在Evernote裏保存這麽多碎片化的信息,比過去方便多了,但是Evernote裏的信息很少再讀,尤其是Evernote的幾個筆記本裏有幾百條筆記,根本沒有精力再讀。這些原本被認為“有價值”的信息,根本沒有發揮作用。因此,人們對碎片化信息的價值產生了懷疑和焦慮。
直到有壹天,我在知乎上看了幾個關於知識管理的精彩回答,才發現知識管理是有法可依的,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
如果妳遇到了我曾經遇到過的困惑,想掌握個人知識管理的方法,那麽這篇文章壹定能幫到妳。
然而,在繼續閱讀之前,我希望妳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的手機上安裝了哪些閱讀app?我每天關註和閱讀哪些信息?這些信息看完後會怎麽處理?能吸收掌握多少?
2.我有多久沒有認真看過壹本書了?我如何在讀完壹本書後做筆記?看完書現在還能記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