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初中生李樂樂的父親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小事壹樁,管好我”,但實際上,他幾乎從來沒有做到。說好出去應酬的時候給兒子看“比巴掌大”的龍蝦,結果是35元/份的日式自助餐,桌上只有壹盤蝦。
我們約定給兒子買名牌運動鞋,但是逛的鞋店都是肉眼可見的“莆田系”仿鞋。我們說好要買市裏最先進最特別的電動玩具車作為生日禮物,結果是壹輛很小而且不太光滑的木制玩具車。類似的場景太熟悉了。雖然事件不同,但對於中國孩子來說,似乎童年都有過被父親“吹牛”的經歷,只是無法實現。
直到我看到李樂樂無意中聽到我父親和老師的對話,我才偶然發現了我父親的“秘密”——他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很多,經常喝酒娛樂,即使有胃病也不太在意,但他壹直在努力給自己最好的生活。原來,那些看似失望的“吹牛”,其實是爸爸用盡全力能給的最好的禮物。
擴展數據
父親什麽都不愛。
沒有壹個父親會多次向孩子強調自己有多愛他。有些父親說不出口。很多父親不善於表達。他們只是默默的愛著自己的孩子,盡可能的為他們著想,卻從來不想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壹代人有壹代人的生活方式。對於父親來說,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永遠不會談論愛情。他們最受不了的就是甜言蜜語,即使父母跟孩子說話,也常常覺得太虛偽。
父親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他不會說太多。他只會默默的去做他認為對孩子好的事情。他壹個人承擔了很多,卻從來不想訴說自己的委屈。這就是我的父親,壹個外表笨拙,特別堅韌,從不屈服,內心柔軟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