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書館簡介
圖書館是收集、整理和收藏圖書資料,供人們閱讀和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圖書館就出現了。圖書館具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和參與社會教育的功能。圖書館是社會記憶(通常以書面記錄的形式表達)的外部儲存和選擇性傳遞機制。換句話說,圖書館是社會知識、信息和文化的記憶裝置和擴散裝置。
2.發展歷史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巴比倫的神廟裏就有各種記錄刻在泥板上。最早的收藏地是希臘神廟的收藏地和希臘哲學學院附屬的收藏地(公元前4世紀)。
最早的圖書館——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結果,我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尼尼微圖書館(亞述國王阿舒貝尼巴建立了它,所以也叫阿舒貝尼巴圖書館)。這是現今發掘出的最完整、最大、最完整的古文明遺址庫。
它比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代最大的圖書館)早了400多年,而且由於泥印書的特殊性,沒有像亞歷山大圖書館那樣被戰爭摧毀,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3.操作
文獻收藏是整個圖書館工作的基礎。館員首先要明確本館的收藏原則、收藏範圍、收藏重點和選擇標準,了解本館的收藏情況、文獻的種類和復制數量、各類圖書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哪些書刊可以淘汰(見書刊淘汰)、哪些書刊應該補齊等。,還需要掌握出版動態。然後通過購買、交換和復制來補充收藏。
文獻整理包括文獻分類、主題標引、著錄和目錄組織。文獻分類不僅為編制分類目錄和文獻排架提供依據,而且方便圖書館統計、新書宣傳、參考咨詢和文獻檢索。文獻主題標引是根據文獻內容中所討論的主題範圍,用主題詞來揭示和組織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