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篦,又稱櫛,中國古代八大發飾之壹。是江蘇省常州市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古代漢族婦女常把精美的蓖箕插在發髻上當作發飾。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漢族技藝,用料精良,制作過程頗為講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為毛竹、木材、獸骨等。
制篦業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始祖是陳七子,常州篦梳其制作技藝形成於魏晉時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常州梳篦聲名之盛,在於選材嚴格,工藝獨特,制作精良。篦箕和木梳從原料到成品,分別需經過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傳承單位為常州梳篦廠。常州還有著名的蓖萁巷。2008年6月7日,常州梳篦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好河山梳篦:16公分整木小葉黃楊梳,純手工開齒,采用彩繪和烙畫的制作工藝。小葉黃楊生長緩慢,壹株直徑15公分的黃楊樹,至少要生長150-200年的時間,所以大公分的整木黃楊十分珍貴。黃楊木本身就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再加之復雜的制梳工藝,增加了其觀賞性,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
民族少女梳篦:集民間傳統彩繪工藝與少數民族服飾特色為壹體。既有美觀性,又有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