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靈飛經是古人抄寫經書的手跡。抄寫經書是壹種修行,必須心靜虔誠,這正是書法環境、心境的最高境界。
其次,對於抄寫經書,抄寫者往往對經書爛熟於心,書寫時壹絲不茍又壹氣呵成,這也正是書法的最高境界。
現實也是,靈飛經是被練習小楷最廣泛的範本。
靈飛經是道教經名,主要闡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壹卷。《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 《靈飛經》是唐代著名小楷之壹,無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鐘紹京書,但啟功先生認為只是無名經生所書。鐘紹京,字可大,虔州贛人。官至中書令,越國公。書學二王、褚、薛,在當時是享有盛名的書家,時號“小鐘”,也是收藏家,個人收藏名家真跡數百卷。《靈飛經》筆勢圓勁,字體精妙。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
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右下筆潭》中稱其:“如新鶯歌白囀之聲”,楊守敬評:“靈飛經壹冊,最為精勁,為世所重”。 《靈飛經》的章法為縱有行,橫無列。由於整篇字的大小、長短、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變化自然,且整篇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顧盼照應,通篇字渾然壹體,雖為楷書,卻有行書的流暢與飄逸之氣韻,變化多端,妙趣橫生。 《靈飛經》以其秀媚舒展,沈著遵正,風姿不凡的藝術特色為歷代書家所鐘愛。明董其昌說:“趙文敏壹生學鐘紹京終十得三、四耳”。近代大書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益於《靈飛經》。可見《靈飛經》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