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物合個影作文如下:
文物是壹條紐帶。讀研時,我確定了新石器時代考古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所接觸到的文物都變成了陶器,也就是在考古發掘中,發現數量最多的文物,它們大多都是古人丟棄的生活垃圾,在其他人眼裏價值不高。
但是我卻將他們視為珍寶,從這些“破爛”中研究歷史和文化,探尋這些盆盆罐罐背後的信息,透物見人,從這些信息中來探尋史前人群的活動軌跡與社會生活。這時,我才開始認識到文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身上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它們穿越千年時間而來。
向我們述說它們所經歷的事情,尤其是當我在某壹片陶片或者某壹個陶器上發現了制造者的指紋時,他的指紋穿越了千年,與我的指紋相觸碰,讓我感覺仿佛在與古人對話。
文物是傳播者。畢業後,我有幸來到博物館工作,成為藏品保管部的壹名保管員,文物真正成為了我的日常,身份從文物發掘者轉變成為文物保管者、守護者。身份的轉變意味著工作重心與關註重點的轉變,還有思維模式的轉變,這個轉變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
文物價值作用
文物的價值是客觀的,是文物本身所固有的。總體來說,文物主要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文物的作用,是文物價值的具體體現。文物對社會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借鑒作用和為科學研究提供資料的作用。
文物的價值和作用,其間有聯系,又有區別。人們對文物價值的認識不是壹次完成的,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不斷深化的。文物作用的大小,取決於文物價值的高低,因而文物的作用也會隨著人們對文物價值認識的深化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