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宦官馬元贄等人擁立的。
會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壹日,李炎病危,宦官馬元贄等認為李怡較易控制,就把他立為皇太叔,“勾當軍國政事”,並更名李忱,成為新的皇位繼承人。
李忱監國後,滿臉悲傷地接待臣下,決斷事務,眾人這才見到他的隱德。?
同年三月二十壹日,李炎駕崩,李忱登基稱帝,時年三十七歲,是為唐宣宗。
擴展資料:
李忱在位期間的大事介紹:
1、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是指唐朝的唐宣宗李忱在位時期的治世。唐宣宗於即帝位後致力於改善中唐以來所遺留下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對內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
在位期間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註重人才選拔,對外,唐宣宗不斷擊敗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後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唐朝國勢有所起色,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
因此,史上對唐宣宗評價極高,認為他是和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貞觀之治的唐太宗壹樣的明君,歷史上把這壹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
2、結束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通常是指唐代統治後期的九世紀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
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唐武宗時,李黨達到鼎盛,牛黨紛紛被罷免;唐宣宗的前期,李黨紛紛被貶謫到地方為官。
最終以牛黨茍延殘喘、李黨離開中央而結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之嘆。
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宦官專權、唐朝腐敗衰落的集中表現,加深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
百度百科——李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