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俞伯牙和鐘子期指引的故事:
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後,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延展回答:
伯牙鼓琴圖的作者是王振鵬,絹本,墨筆,縱31.4厘米,橫92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左下署“王振朋”名款。鈐“賜孤雲處士章 ”。另鈐“乾隆禦覽之寶”、“嘉慶禦覽之寶”、“宣統禦覽之寶”、“棠村”等收藏印多方。後紙有元馮子振、趙巖、張原_等人題記。曾經元魯國大長公主祥哥 剌吉、清梁清標、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
此圖畫春秋名士伯牙過漢陽在舟內鼓琴時路遇知音鐘子期的故事。事見《呂氏春秋》。畫中二人對坐,左邊清瘦、蓄長髯、坐巨石上彈琴者為伯牙,對坐垂首凝神靜 聽者為鐘子期。侍者三人分立左右。畫中伯牙與子期的舉止神情均刻劃惟妙惟肖,人物神情生動。衣紋用筆細勁流利,筆法勁健,精謹生動。白描與渲染皴擦相結合,畫法簡潔而富於變化。此外作者準確刻畫了人物內心活動:彈琴者的專註,聽琴者的入神。這幅畫在人物心理活動的描繪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實為元代人物畫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