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86.4厘米,口徑27.4厘米,足徑33厘米。洗口瓶,長脖子,長圓肚子,圈腳,留在外面。把壹只耳朵放在脖子的兩邊。從上到下有17層釉彩裝飾。釉上彩的品種有金色、琺瑯色、粉彩等。釉下裝飾品種有青花;還有釉下彩和釉上彩結合的鬥彩。所用釉有仿哥窯釉、翠綠色釉、窯變釉、粉綠色釉、藍色釉、仿汝窯釉、仿官窯釉、醬色釉等。瓶腹主題紋飾為金粉彩繪吉藍釉吉祥圖案,有***12個開口,其中6個為寫實圖,分別為“三”、“多”、“朝陽”、“太平”、“仙山瓊閣”、“博古九鼎”。其他六幅分別是“金”字、蝙蝠、如意、糯米、靈芝、花卉,分別寓意“萬”、“福”、“如意”、“辟邪”、“長壽”、“富貴”。瓶體和環足施青綠色釉,大底中央刊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
從燒制工藝上看,青花、仿官釉、仿汝釉、仿葛釉、窯變釉、粉青釉、鐿藍釉都是高溫釉,需要先燒制。粉彩、琺瑯、金色、綠松石釉都是低溫釉,需要後期烘烤。只有充分掌握各種釉色的性質,才能成功完成如此復雜的工藝。
清乾隆各種釉瓶概述
清朝乾隆時期長達60年,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太平盛世。此時,由於乾隆皇帝對往事的沈迷和對瓷器的熱愛,加上制陶官唐穎對景德鎮禦窯廠的苦心經營,景德鎮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導致禦窯廠的瓷器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是各種新奇巧妙的產品層出不窮,其高科技可謂鬼斧神工。這種釉色各異的花瓶,是高溫釉色和低溫釉色的結合。它被稱為“瓷器之母”,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制瓷技藝。這是唯壹壹部代代相傳的,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