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籍載,甘肅隴山之東(即隴東,今甘肅天水、陜西隴縣壹帶),古為秦州(今天水)屬地,南北朝時設隴東郡,後置隴州,由於地處秦國之西,故此秦地民俗,習慣稱為“ 西秦戲
西秦”。於此,可見甘肅調,由地域方位而稱“西秦腔”似是無疑的。清吳太初《燕蘭小譜》雲:“……琴腔,即甘肅調,名西秦腔”。今人張庚、郭漢城也說:“總之,琴腔也好,甘肅調或西秦腔也好,名稱雖異,實際上是壹回事”。他們又認為:“……遠至東南沿海的廣東潮汕壹帶,仍有當年輾轉流傳過去的西秦腔(今稱西秦戲)被保留在那裏,在當地安了家,落了戶。”(均見
近日,壹篇由有甘肅省青年戲劇專家陳嵐發表於陜西學術雜誌《大秦腔》的文章《秦腔形成於何時?》引起了秦腔界的廣泛關註。這篇文章通過嚴謹、詳實的論證,得出結論——秦腔形成於明朝初期,比原有的“明中葉”之說,整整提前了150多年。8月5日記者約見陳嵐,了解詳細情況,並采訪了陜、甘兩省的秦腔界權威人士,他們也談了自己的觀點,並表示支持這壹結論。秦腔形成眾說不壹
據陳嵐介紹,目前國內諸多學者、專家對秦腔的形成年代眾說不壹。後來有些專家提出了秦腔形成的年代應為明中葉,這個論點為眾多戲劇界公認,原因是發現明萬歷(1573—1620)年抄本《缽中蓮》傳奇中有唱“西秦腔二犯”壹調,說明那時西秦腔已經走到江南,其唱腔音樂為其選用。這也是“秦腔”壹詞首次發現。
因此,各種有關“秦腔”論述著作,談起秦腔形成年代皆論定為:“萬歷年間”。我省戲劇專家王正強主編的《秦腔詞典》“序”中說:“秦腔的形成若以明代中葉(指明萬歷的1573至1620年)至今,也有四百年”。有關誌書中也有這樣論說,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提到:“明萬歷抄本《缽中蓮》傳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陜西戲劇誌·銅川卷》中則明確指出:“按壹個戲曲劇中所形成的歷程和規律看,秦腔的形成時期,當在明萬歷年前比較確切。”以上所刊舉的不論是論著或是誌書,都把秦腔的形成放在明萬歷年間出現的手抄本《缽中蓮》中有唱[西秦腔二犯]這壹點上。
年畫賬簿戲樓“支撐”結論
據了解,陳嵐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裏,查閱了無數的歷史資料,如《中國戲曲誌·甘肅卷》、《秦腔詞典》(王正強主編)、《辭海》等等,通過對歷史材料中對年畫、臉譜以及秧歌班子、戲樓等的長期仔細研究,發現在明初已具備演壹定規模的劇目,而且在明洪武十壹年(1380)就已經有唱秦腔的戲班等壹系列證據,最終得出秦腔形成於明朝初期。這壹研究結果的形成,使秦腔的形成時間比原來的研究結果整整提前了150多年,在秦腔界乃至整個文化界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陳嵐告訴記者,她從有關誌書上看到四幅明正德年間的戲劇人物年畫,鳳翔當年曾是西府秦腔演出的盛地,有論著中也註明這兩幅年畫是秦腔不會是其他劇種。當時她發現戲曲題材年畫中的壹些臉譜和服飾與舞臺上演員們所勾畫的臉譜和穿著大同小異,這不僅說明了戲曲題材年畫記錄了戲曲發展過程中的形象資料,也反映了有些劇目當年在民間流傳演唱相當有基礎,廣泛受到群眾歡迎的劇目壹定演唱時間很長,這說明在明初已具備演壹定規模的劇目了。
她的論據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發現陜西蒲城縣蘇鄉張新文收藏有明代秦腔臉譜,這壹發現,足能說明明代的秦腔臉譜已經相當豐富多彩了。明代初年,已有專業演出班社了 記載:“1953年高臺縣在開展破除迷信活動中,毀神拆廟,在拉倒樂善堡關帝廟前旗桿石,從桿頂匣中發現忠義班賬簿壹本,上面有‘洪武十壹年(1380)整建樂善忠義戲班’字樣。”,這個戲班是出演什麽劇中無法考證,但後來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唱的是秦腔。另外,也根據有關誌書記載,元末明初,陜甘兩省演出場所——戲臺(樓)紛紛落建,500多年來,眾多戲樓特別是露天廟會戲樓,在風吹雨淋中倒塌的及人為拆去甚多,但仍遺留了不少,僅甘肅中東部地區,已發現有近20座戲樓,建於明初。如蘭州市金天觀戲樓就建於明建文元年(1400年),戲樓是演戲的場所,當年這些戲樓究竟演出過何劇種無法根據,但壹定和西北人民喜聞樂見的秦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