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阿加莎不壹樣。她塑造了壹個與夏洛克·福爾摩斯完全不同的偵探形象——又矮又胖,留著小胡子,有壹定年紀——這就是赫丘裏·波羅。沒有帥氣的顏值,沒有才華和風度,甚至沒有好朋友和死敵,但波洛精心修過的向兩邊傾斜的小胡子,就像那小小的灰色腦細胞壹樣深入人心。
阿加莎,是的,她是毫無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從她的第壹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的神秘事件》出版到最後壹部小說《燈火闌珊》,* * * 80多部偵探小說填滿了她輝煌的創作生涯。她的作品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量已超過20億冊。其中,《東方快車謀殺案》、《美國廣播公司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無人生還》、《陽光下的罪惡》、《捕鼠器》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多次搬上舞臺和大銀幕,歷經歲月洗禮依然熠熠生輝,成為壹代又壹代人心中的經典。
對我來說,看推理小說是壹個追逐的過程——追逐線索,追逐真相。隨著故事的展開,我迫不及待地冷靜冷靜,壹步步解開謎團。越是引人入勝,越是讓人在渴望和沈思中掙紮。
是的,看推理小說最悲哀的就是壹開始就猜測結局,讓人少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驚喜。但是看阿加莎的小說從來不會讓我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她的小說本身就是經典。
如果把整個案件比作壹個由很多塊拼成的拼圖,那麽每個人的證詞,每壹項都是等著妳去拼湊的碎片。碎片可能顏色相近,看似放在壹個地方,其實是相反的。也可能有幾件看起來很突兀,放在哪裏都不合適。它們可能是被忽視的事實或偽裝的證詞。只有拼出最混亂的片段,真相才能展現在人們面前。
推理小說總有壹個核心案件,案件無非就是作案動機和過程。相比冷酷的犯罪過程,動機顯然是更人性化的部分。阿加莎的推理小說強調動機驅動案件。比起調查誰有作案機會,我們更側重於找出誰有作案的可能性。書中關於人性的各種論述,雖然不占太多篇幅,但同樣發人深省。是各種各樣的人才組成了我們的世界。看似陽光明媚的沙灘上也有邪惡的影子。看似殘忍的殺人手段背後也有悲傷的故事。在壹系列看似巧合、隨機的案例中,誘因可能只是來自於壹種蓄謀已久的自私。
阿加莎的書暴力血腥的場景很少,證據線索非常完整,能讓人充分享受純粹的推理過程。如果我被推薦,我會選擇《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羅傑疑案》和《沒有人活著不猶豫》。雖然,這四本書我都沒看完...圖書館雖然有藏書,但壹直處於外借狀態,熱門書籍總是那麽難找(微笑)。
最後,我希望妳們都能追隨波洛偵探的腳步,盡情享受壹個下午的時光,驅散迷霧。希望妳也能喜歡上阿加莎的書,沈浸在她的推理世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