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傳言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相反,滿足兩個條件就可以放心吃了。

傳言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相反,滿足兩個條件就可以放心吃了。

幾乎所有的腎病患者都被提醒過不能吃豆制品,或者受生病期間吃豆制品容易加重病情的觀念影響,所以完全忌諱。

那麽,豆制品真的是腎病患者飲食的“黑名單”嗎?不小心吃了怎麽辦?今天P教授就和大家壹起來了解真相。

“腎病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的觀點認為,豆類中的蛋白質被人體消化吸收後,其代謝產物中含氮較多,氮代謝廢物是誘發尿毒癥毒素的主要物質,在人體內積累後會產生毒性作用。所以認為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能吃豆類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但近年來,這種觀點逐漸被推翻。

豆制品,最常見的是黑豆、黃豆、紅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做過相關研究。本研究采用黑豆、黃芪等藥物治療慢性腎臟病。最終結果也證實了該藥能降低患者體內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對慢性腎病綜合征低蛋白血癥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2012發表的《慢性腎臟病營養療法》也指出,腎臟病患者適量攝入大豆蛋白,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腎小管間質損傷。2016出版的《腎臟》也在幾個章節闡述了大豆蛋白對腎臟的保護作用。

腎臟病患者可以吃豆制品是很明確的,還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就是“怎麽吃”和“吃多少”。

“怎麽吃”,也就是說對豆制品的選擇要慎重。

慢性腎病患者可以吃黃豆,主要有黃豆、青豆、黑豆。這種大豆所含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尤其是賴氨酸,在大豆中含量很高。

至於紅豆、綠豆、紅豆等豆類,最好避免食用,因為豆類的蛋白質屬於非優質蛋白質,鉀、磷、嘌呤含量較高,對於腎病患者更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癥、痛風、高鈣血癥、高磷血癥。

另外,我們說的豆制品主要包括兩種,非發酵豆制品和發酵豆制品。前者包括豆腐、豆漿、豆腐絲、豆腐腦。後者包括腐乳、豆豉、豆醬等,發酵豆制品中鈉的含量較高,慢性腎病患者不宜食用這些食物。

“吃多少”主要看蛋白質的攝入量。建議腎病患者每日攝入量保持在7g左右。下面舉個例子給大家轉換壹下:

25g大豆含蛋白質約7g,換算成豆制品約為1.5塊老豆腐;3兩嫩豆腐;豆漿400ml300ml豆漿;1兩豆腐幹;15g浴霸(註:50g=1梁;1兩個豆腐腦手掌大小)。

但具體攝入量因人而異,腎功能正常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有不同的飲食計劃。建議妳咨詢醫生,結合自身情況制定飲食計劃。

慢性腎病患者攝入蛋白質不是不可以,但最好先咨詢醫生。如果有腎功能不全,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肌酐水平制定不同的低蛋白攝入方案。

《黃帝內經》中有“鹹者有脈弦”、“鹹者入腎”、“鹹之水”之說。壹般來說,鹽攝入不當會導致血壓和尿蛋白異常,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

如果沒有水腫,病情相對穩定,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4克;如有水腫、高血壓癥狀,每日食鹽攝入量少於3克;如果已經發展到高度水腫,每日鈉攝入量應控制在0.5克以內。

腎病患者要限制鹽的攝入,主要是為了避免鈉離子對腎臟的傷害,所以要避免含鈉的調味劑、營養添加劑以及相關的保健品,包括鹽。

水進入人體,需要通過腎臟代謝。如果攝入過多的水,壹方面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另壹方面,水分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出現水腫。因此,水腫患者每天飲水量不宜超過1000毫升。

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同時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會引起血管內皮功能異常,因此必須避免肥肉和動物內臟。

慢性腎病患者可以吃豆制品,但壹定要有針對性。最好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控制攝入量,必要時咨詢醫生。#清風計劃# #健康科普大賽# #謠言零零計劃#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

  • 上一篇:誰能給我介紹壹下明代的張岱和他的作品?
  • 下一篇:鄧石如的書法特點藝術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