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陳浩南”這個角色,鄭伊健迅速走紅。巔峰時期被大眾稱為香港第五天王。那時候他已經可以壹個人扛著香港電影圈的大旗了。然而,在他事業的巔峰,因為某些原因,公司決定換他的經紀人。他壹向重情重義,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公司的要求。由於多次商談未果,公司不得不逐步暫停他的電影預約和活動。
陳浩南,鄭伊健飾演的“銅鑼灣手袋”,深入人心。
真正把他推上風口浪尖的是,鄭伊健不止壹次在媒體面前說要和邵美琪結婚,但隨後鄭伊健和梁詠琪發生了難以名狀的關系,這無疑讓他走上了下坡路,造成了“致命壹擊”。因為這件事影響很大,又堅持不聽公司安排,壹時間名聲壹落千丈,直接到了無戲可拍的地步。然而,壹段時間後,鄭伊健與現任妻子蒙嘉慧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即使沒有戲可拍,夫妻二人的生活還是比較滋潤的。
直到現在,仍有許多人為鄭伊健感到難過,但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只是重視感情,有的人卻把名利看得很平淡。畢竟他們曾經輝煌過,現在帶著老婆出去旅遊是個不錯的選擇。說起銅鑼灣這個地名,絕大多數80後、90後這壹代學生都不可能忘記,尤其是電影《古惑仔》中鄭伊健飾演的銅鑼灣旗手陳浩南,更是深入人心。大多數人很難把鄭伊健和陳浩南分開,甚至在演唱會上,鄭伊健的形象都和陳浩南這個古惑仔的角色聯系在壹起,這也成為了鄭伊健演唱會的最大賣點。
銅鑼灣原名“東角”
不過電影畢竟是電影,但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銅鑼灣其實是有背包的,而且這個背包早在97年前就能在銅鑼灣發號施令。但是,這個“扛把子”不是地下勢力,而是市場上的勢力。這個拉手是李的。早在1923年,李紳就以385.1萬港元從四大港資財團之壹的怡和集團手中買下了銅鑼灣以西的土地。後來,李和他的後代把它發展成了李園,即現在位於香港中環的李舞臺、博府街、李園山道和恩平道壹帶。值得壹提的是,其實當時的銅鑼灣已經不是現在的銅鑼灣了。97年前的銅鑼灣比現在小很多。
銅鑼灣原名“東角”,意為維多利亞城東部的海角。當時,銅鑼灣是維多利亞公園和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19世紀中期左右,銅鑼灣其實只是怡和的總部所在地。當時,怡和集團在銅鑼灣設立了倉庫和糖廠。到了19世紀末,航經銅鑼灣時繞道行駛極為不便。於是專門修建了壹條連接海灣的海堤,也就是現在的高士威道。實際上,causewaybay的名字來自於銅鑼灣的英文。
銅鑼灣其實只是怡和的總部。
1923年,列支敦士登買下銅鑼灣後,其實當時銅鑼灣並沒有太大的開發價值。直到1950年,銅鑼灣才開始大規模填海工程。原本是高山的銅鑼灣被推土機推平了。與此同時,土壤被用於填海,銅鑼灣越來越大,Lichtenstein家族也借此機會迅速興建房地產物業。值得壹提的是,銅鑼灣的後續發展與李紳無關。
這壹切,其實還得從李的出生說起。李出生在壹個淘金家庭,他的父親是最早從中國到美國的淘金者之壹。直到17歲,李才跟隨父親回港,就讀於書院。畢業後,懂英語的李成了當時很受歡迎的英語老師。那時,李的名字在上海甚至與杜齊名。
李紳家族非常低調,他們的經營範圍僅限於銅鑼灣。
李紳有多少財富?其實從他以385.1萬港幣買下整個銅鑼灣就可以看出來。眾所周知,李嘉誠出身於李嘉誠家族,從叔叔那裏借了5萬港幣創業。值得註意的是,港幣已經很值錢了,很少有家庭能壹次性拿出5萬港幣,大部分生活在溫飽線以下。相比之下,李能壹次拿出385.1萬港幣,可見李的財力是多麽的雄厚。
然而很可惜的是,他已經成為了壹名商人,卻依然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離開這個行業。李紳坐汽車去Yuji俱樂部吃晚餐。在中環九如坊和威靈頓街之間往返時,李紳壹家直接懸賞2萬港幣。港幣已經是壹筆巨款,普通人可能永遠也賺不到。
標簽
盡管如此,此後利希登斯坦家族壹直保持低調,業務範圍僅限於銅鑼灣。他們剩下的業務只是投資,不是管理。在銅鑼灣,Lichtenstein壹家也只遵循壹個原則,就是只租不賣。如今,李奇登斯坦壹家僅收房租就能收入近30億元,足以養活壹個大家庭。
/f2deb48f8c5494ee8ec33e8a3ff5e0fe98257eb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