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無法圈定國界,應該是全人類***同的財富,只要能得到認可,這本身也不見得就是壞事。不僅他國在過我們的節,我們也在過他們的節,但是自己東西被別人拿去收藏似乎總有些不妥。除了吃粽子、紀念屈原外,中國的端午節到底還有什麽風俗?還有什麽傳統文化也已瀕臨失傳?保護我們的文化財產,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國人自己的事。
我們不能再漠視不管了。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壹個國家,壹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壹個國家和民族將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我們要熟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體驗古人在詩詞裏面留給我們的意境美;我們要多聽《望江亭》《貴妃醉酒》,從傳統戲曲中領略民族藝術的風姿;我們要過清明節、端午節,在節日中,頷首我們民族節日文化的習俗。我們應該把它發揚光大。我們要學習儒家經典、道家理論,因為那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可以以此培育我們中華學子的“中國心”。很多中學生能熟練的用英語讀寫,卻看不懂文言文,對牛頓、培根奉若神明,對老莊、孔子卻形同路人。很多出國留學生不知道老子是誰,更不用說四書五經了。我們培養了很多掌握西方先進科技知識的博士和碩士,但他們卻是“黃皮白心”的“香蕉”,說起西方頭頭是道,談到老祖宗壹無所知。
如今,國家已經為保護民俗文化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從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為了法定節假日。這不僅是壹件尊重群眾、順應民意的歷史性事件,更重要的是,這可以認為是國家對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舉措。
《百家講壇》也先後推出了閆崇年《清十二帝疑》、劉心武的《解密紅樓夢》易中天的《品三國》、於丹的《論語》《莊子》等。他們以能讓現代觀眾產生興趣的形式,以自己獨特的視角重新詮釋了古代文學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所創新,深受大眾喜愛,從而帶動了國人對國學、歷史等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情。
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需要從每壹個人做起。清明時節的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時與家人的團聚,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讀孔子學老莊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我們都來學習傳播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