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區別如下:
1、出現的年代不同
陶器與瓷器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我國在距今約壹萬年新石器時代的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在使用陶器了,而現今發現的最早的瓷器碎片則出自於商代。陶器與瓷器的燒制方法亦有相同之處,瓷器的出現要比陶器晚幾千年。
2、燒制的溫度不同
陶器燒制的溫度也要比後來出現的瓷器低很多。陶器燒制的溫度壹般在800℃-1100℃之間,因為燒制陶器的黏土如果溫度過高則會被熔成玻璃質,不可能稱為陶器,所以燒陶器的溫度壹般控制在1200℃以下,當然也有800℃以下的。而燒制瓷器的最低溫度壹般都在1200℃以上,壹般在1200-1400℃之間。
3、燒制的原料不同
陶器出現在我國原始社會時期,所以取材沒有什麽講究,壹般的黏土都可以作為燒制陶器的材料。黏土隨處都可以取材,把黏土制成坯後燒制,溫度控制在壹定的範圍之內,就可以燒制出陶器。瓷器壹般需要高嶺土,用高嶺土作坯,在溫度上加以控制就可以燒制出瓷器。高嶺土不是隨處都有的,所以瓷器取材沒有陶器取材方便。
4、質地不同
陶器的做工非常簡單,質地相對來說比較粗糙,而且顏色非常暗淡,還帶有雜色。陶器的燒制溫度較低,土質沒有完全燒結,所以它的胎質比較疏松,斷面有很強的吸水性,用刀很容易就可以劃出劃痕,敲擊時聲音低啞沈悶,如瓦木壹般。瓷器出現的年代晚,做工也相對細膩,質地細密,手感相對細滑,顏色也相對鮮亮。瓷器的燒制溫度較高,土質已經完全燒結,所以胎質堅實細密,斷面基本上不吸水,用刀很難劃出痕跡,敲擊時聲音清脆響亮,如金石壹般。
5、釉料不同
燒制陶器既可以用釉,也可以不用釉。陶器的用釉不是很講究,對釉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釉料燒成後直接低溫掛釉即可。瓷器的用釉也很簡單,可以在燒制瓷器的同時在高溫的情況下直接掛釉,也可以在直接低溫掛釉。
: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制成形後燒制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壹種生活用品,在現在壹般作為工藝品收藏。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誌之壹。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壹個重要的創造。謝肇淛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產量最多所致。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