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蘧驍夫求賢問業 馬純上仗義疏財
上回說到張鐵臂問婁公子取了五百金走後再沒有回來,婁公子打開包裹壹看哪有什麽人頭,分明是壹只血淋淋的豬頭方知被騙。出來陪酒間有公人上門要拿權勿用,得知權勿用曾誘拐僧尼。自此以後再不接見所謂高人隱士。蘧公孫看表叔半世豪舉落的壹場掃興也把作名的心看淡了,和妻子壹起照看兒子的學業,並想著給孩子找壹位好先生。由此認識了馬純上並深得其指點二人結成性命之交。魯小姐丫頭雙紅和宦成跑了,蘧公孫去要,最後反被訛,具體怎樣得下回分解。
讀後感:
1.婁公子們仗義疏財,對那些門客充滿敬仰和信任,結果壹個騙了錢跑了另壹個是潛逃的小人。其實真正的高人是不屑於在這高門大府裏整天談天說地,假的文人隱士因取不著功名反倒爭著上門表現自己。壹邊是想要當慧眼識珠的伯樂,壹邊是想要魏晉風雅的門客,兩邊皮毛做得都很好,但卻忘了這些事情最重要的還是裏子。
2.那張鐵臂儼然壹副大俠客形象,不管是說話還是舞劍的技術,結果到頭來這些只是騙人的伎倆,有模有樣,婁公子被騙的好慘。
這權勿用壹開始就不是什麽好形象,包括楊執中,婁公子被他們迷惑,把他們當成了經天緯地的大人物,假裝自己識貨只能落得如此下場。就像很多人在那裏假模假樣的將壹些基金股票投資,聽著高大上,被騙的只能是也想假裝自己高大上的人。
3.蘧公孫看到婁公子的遭際竟然不再是原來那個不愛功名的人了,也在常理,有點可惜。如果蘧太守還在或許還能點他壹點。不過倒是順了魯小姐的心意,夫妻倆總算是同心了。
4.馬純上典型的腐儒形象,大道理壹通通的,還講什麽“就是孔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乍壹聽還挺有道理,不過如果生在當時的社會還真說不準,畢竟周遭的人都在為舉業奮鬥,就像而今的學生都在為高考而壹遍遍地背題刷題。
5.官差們可真是肥差,幾乎每回都可以看到官差得小利或者詐錢的話,這會也壹樣,攛掇著雙紅夫妻去訛蘧公孫,還講著“我們公門裏好修行”之類冠冕堂皇的話。
6.這回好心痛,蘧公孫這麽壹位遺世獨立的翩翩公子竟然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