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正道
貼敷療法的適用範圍很廣,適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疾病,但必須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辨證施治。其在內科疾病中常見的應用範圍包括感冒、哮喘、咳嗽、瘧疾、中風、高血壓、痹證、失眠、胃痛、嘔吐、呃逆、咯血、尿瀦留等。今天,我來介紹壹個堅持治療中風的案例。
用於治療中風。
中風是因為突然暈倒,意識不清,吵架引起的嗎?歪歪斜斜,臟話連篇,半身不遂,還是光憑嘴皮子不昏迷?和偏癱為主要臨床癥狀。因起病突然,癥狀多發,病情變化快,與風善行的特點相似,故名中風、中風。
此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且常有後遺癥;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是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西醫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都屬於這壹類。
該應用對中風,特別是對肢體運動、語言、吞咽功能等神經功能的康復有很好的療效。越早應用效果越好,治療過程中應配合功能鍛煉。
根據癥狀不同,藥物和穴位的應用也不同。昏迷的人主要用牛黃、冰片、石菖蒲等。吵架?斜、半身不遂,以疏通經絡為主,選用皂角、豨薟草通絡;如果言語不好,要加麝香化痰排濁。此外,治療中風的中成藥也可用於貼敷。
粘貼處方
1.復方腸冰散(家庭臍療)
適應癥:中風。
藥方:石菖蒲、川芎、羌活各50克,冰片5克,牛黃3克。
用法:上藥,壓成細末,取粉末5g,用蜂蜜膏敷於肚臍,常規方法固定。每日1次。
圖:川芎
2.黑皂蓮膏(“中國肚臍療法”)
適應癥:中風。
藥方:烏梅12g,皂莢、豨薟草各6g,薄荷3g。
用法:將上述藥材混合研成細末,加水調成糊狀,用紗布和膠帶敷於臍部內套固定。每3天換藥1次,5次為1個療程。
3.粉龍石膏(“外部處理”)
主治:中風後遺癥。
處方:地龍20g,川芎12g,紅花12g,石菖蒲12g,羌活12g,薄荷8g,桃仁3g,冰片3g。
用法:將藥物研成細粉,與凡士林調成糊狀,均勻塗於鼻足心湧泉穴上,用紗布覆蓋,外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
4.中峰粉(民間艾灸)
主治:中風偏癱,閉口不言,神誌不清。
處方:天南星12g,雄黃6g,黃芪12g,花椒3g。
用法:將藥敷上,研成細末,用水調好後敷在肚臍上。
照片:辣椒
5.蛇、雞、瓜、跳蚤粉(“中國肚臍療法”)
主治:風熱毒盛。
藥方:白花蛇舌草、雞血藤各20克,絲瓜30克,重樓6克,白酒適量,陳醋適量。
用法:將方中前四味藥研成細粉,加白酒、陳醋調成糊狀,敷於患者肚臍處,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
6.桃仁霜(《中國艾灸集》)
適應癥:中風引起的閱讀障礙。
藥方:取桃仁7片,梔子仁7片,麝香0.3g,上藥研成細末,秘藏備用。
用法:敷用時,取本藥粉末,用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於男、女、左勞宮穴,用膠布固定。每周換藥1次,換藥期間適當休息,減少交談,如局部水泡,謹防感染,忌辛辣食物。
7.新疆軟膏(應用療法)
主治:用於因突然中風引起的口歪、半身不遂、頭暈目眩、吐沫吐涎、皮膚不好、舌質強、舌苔白膩等癥。
藥方:天南星適量,生姜汁適量。
用法:將天南星磨成細粉,與生姜汁混合,攤於紙上,分別敷於合谷、內庭、太陽穴。左側麻痹施於右側,右側麻痹施於左側,每天1次,1個月需要1個療程,壹般需要3個療程左右。
8.菖蒲泥(“中醫外治妙方”)
適應癥:中風昏迷。
藥方:鮮石菖蒲(去葉去根用)、鮮艾葉、生姜、生蔥各持1,香油、米醋適量。
用法:將前四味藥搗成泥狀,再加入香油和米醋,放入鍋中煸炒,用布包好。敷在患者的頭、胸、背上,多熨幾次,即可醒神。
圖:芝麻油
現代病歷
付石等觀察針刺配合穴位貼膜治療中風偏癱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96例中風偏癱患者隨機分為3組,針刺組(28例)和穴位貼膜組(選用舒郁康貼膜,取穴位為針刺組)。取健側,揭去貼膜保護紙,用棉簽將生理鹽水抹在藥膜上,濕潤藥物。將貼膜貼在健側肢體上,輔以適當的功能活動,兩天分別更換貼膜1次和10次。
結果:針刺組、穴位貼膜組和綜合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4.4%、765、438±0.0%和93.9%,其中綜合治療組優於其他兩組,與穴位貼膜組有顯著性差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