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克松正式訪華之前,美國派出了幾個由政府高級官員率領的先遣隊。
讓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的唐龍斌印象深刻的是,幾乎每壹個先遣隊來中國,北京動物園的熊貓館都是他們必去的地方。為了看熊貓,他們甚至改變了去八達嶺長城的行程。壹開始唐龍斌並沒有太在意,因為雖然中國的國寶熊貓早已名揚天下,但對於外國人來說還是很少見的,很難讓人不喜歡。
尼克松夫人
試求壹只大熊貓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總統和夫人如約抵達中國。總統夫人毫不掩飾她對大熊貓的興趣。雖然她的行程壹再修改,但她壹直保留著去動物園看熊貓這壹項。作為陪同人員,唐龍斌對尼克松夫人看到熊貓後的興奮之情印象深刻。據他回憶,尼克松夫人在到達中國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北京動物園。雖然有專門的攝影團隊跟隨,但她還是用相機給熊貓拍了照,並給它們餵食。臨走時,她戀戀不舍,不停地誇熊貓可愛,試探性地提出她想要。
逛街的時候,尼克松夫人和隨行人員買了很多熊貓玩具。唐龍斌覺得這樣做是為了贏熊貓。事後,他向周總理反映了這壹情況,周總理當時沒有明確表態。
事實上,從1956到1957,美國佛羅裏達州邁阿密珍禽農場和芝加哥動物園都曾致信北京動物園,希望“用金錢或動物換取中國的壹對大熊貓”。考慮到當時北京動物園只有三只雌性大熊貓,其中兩只已被安排送給蘇聯,而且當時中美還處於冷戰階段,美國國務院又加以阻撓,交換計劃最終流產。
周總理拍板:
送兩只大熊貓去美國
尼克松總統希望利用他訪華的機會再次贏得熊貓。訪問期間,按照國際慣例,兩國要交換禮物。尼克松贈送了壹組瓷天鵝和水晶玻璃花瓶,由美國鳴禽硬瓷燒制大師愛德華·馬歇爾·博姆親自燒制。中國回贈雙面繡、花瓶等。本以為熊貓項目擱淺的尼克松壹行,在臨行前的答謝晚宴上意外得知,中國已同意向美國贈送壹對大熊貓。
這裏還有壹個有趣的細節。周恩來總理指著餐桌上的“熊貓”牌香煙對總統夫人說:“我們想送妳兩樣東西。”她以為要給她煙,再三拒絕:“煙?”我不會抽煙……”周總理笑著解釋:“不是煙,我說的是大熊貓。我們將給妳兩只大熊貓。她驚訝地拿起壹包精制香煙,指著煙盒上的大熊貓圖案大聲對尼克松說:“嗨,理查德,周恩來總理說要送給我們兩只大熊貓!真的是大熊貓!"
美國的大熊貓
“選美”標準
中國開始如火如荼地挑選大熊貓赴美。3歲左右,身體健康,體型適中,長相漂亮是選擇的四個基本標準。其他三項都很好把握,唯獨“外形美觀”這壹項讓人拿不準。壹只“漂亮”的熊貓不應該有太大的黑眼睛和兩個短八字,耳朵的黑色區域也不應該太大,黑白分界線清晰,頭圓腦圓,嘴長適中,身材健碩。
在將北京動物園現有的大熊貓與四川臥龍和寶興的大熊貓進行比較後,選擇了兩只在北京動物園生活不到壹年的雌性大熊貓玲玲和邢星。在他們離開之前,兩只熊貓得到了特殊的待遇。他們吃的是當時中國普通人難以享用的牛奶、雞蛋和維生素。
1972成為
美國“熊貓年”
尼克松訪華兩個月後,“玲玲”和“邢星”來到了華盛頓動物園。8000多名美國人冒雨迎接,尼克松夫人親自出席了動物園熊貓館的開館儀式。在公開展示的第壹天,兩只熊貓吸引了2萬人排隊參觀,導致交通堵塞。
美國人對玲玲和邢星很著迷,壹股熊貓熱迅速席卷了美國。玲玲和邢星的壹舉壹動都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關於大熊貓的啤酒瓶、繪本等周邊產品層出不窮。甚至那些載著他們去美國的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的綠色柳條箱也被展出。1972被美國人民稱為“熊貓年”。
動物園裏的廣告
收集新鮮的竹子
然而,華盛頓動物園很快就遇到了壹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滿足零陵和邢星對竹子的大量需求。熊貓的飲食99%是竹子,沒有竹子就無法生存。這兩只熊貓對竹子的質量特別挑剔,不會碰不新鮮的竹子。動物園不得不做廣告從人們那裏收集新鮮的竹子。
壹個叫南希·塔夫茨的女孩看到廣告後撥通了動物園的電話。她的父母是中國球迷,她的院子裏有2畝多的竹林。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在參觀塔夫茨的竹林時喜出望外。他們發現這正是他們要找的竹子類型,也是熊貓最喜歡的品種。塔夫茨家族成為華盛頓動物園的竹子供應商。動物園每周都從玲玲家砍下數百磅竹子來供應玲玲和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