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所謂的年畫是與新年的習俗有關的印刷品。它是新年期間壹種獨特的民間工藝。現階段,年畫作為壹種獨特的民間藝術進入了藝術殿堂,舊年畫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藏品。它的起源和春聯壹樣,與古代的桃符號有關。應劭《風俗依桐》和《祭典》中引用《黃帝內經》:“古時候有茶和雷宇昆弟兩兄弟,他們身上有鬼。他們站在獨碩山上的桃樹下,各種鬼神不講道理,讓人害人害己。茶和雷宇被蘆葦捆住,吃了老虎。”因此,漢代多數縣官在臘月或除夕“飾桃人,掛蘆葦,門上畫虎”,以抵禦邪氣的進入。南北朝時,申屠和雷宇只是簡單地畫在桃板上。《荊楚時代的故事》:“桃板作之,謂之仙木。畫二神,貼左右,右申屠,右雷宇,俗稱門神。有人直接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寫在紅木上,省去了畫畫的麻煩。符濤發展較晚,逐漸分為春聯和門畫,其中門畫是年畫的前身。
年畫的種類可以分為版畫、紙刻、紙畫、膠印、塑印等。版畫是將木刻、石雕等線條圖案拓印,然後在畫面上按色而成。大部分年畫都是以這種為主。具有代表性的年畫有天津楊柳青、山東威縣楊家埠、河南朱仙鎮、蘇州桃花塢、廣東佛山鎮等。它們的特點因地而異,但顏色活潑大膽,寓意卻吉祥。紙刻就是用刻刀在紙上刻下圖案,畫面的設計非常巧妙。雕刻者的精致可以傳達壹種非常生動的姿態。紙畫年畫的內容主要是偶像。神兔、雷宇、鐘馗、財神、天佑百姓等。都是很受歡迎的主題。
在中國,每年大多數地方都會張貼吉祥的年畫、門神和對聯,以增加節日氣氛。又因可壹年更換,或張貼後壹年可用於欣賞,故稱“年畫”,是我國最受歡迎的藝術品之壹,也是我國壹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另壹種說法是,它和春聯壹樣,起源於“門神”。據《山海經》記載,李世民生病時,經常在夢裏聽到鬼哭神嚎的聲音,晚上睡不著覺。這時,將軍秦和尉遲恭自告奮勇地站在大門兩側。結果,宮殿是安全的。李世民認為這兩位將軍工作太辛苦了,感到內疚,於是他命令畫家把他們威武的形象畫在宮殿的門上,這就是所謂的“門神”。東漢蔡邕《隨想錄》記載,漢代有“申屠”、“雷宇”的塑像貼在門上,宋代演變為木刻年畫。後來人們爭相效仿,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就是現在的年畫。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代的《美圖》。
民間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壹大門類。它們從早期的自然、崇拜、信仰神靈,逐漸發展為驅邪避邪、祈福消災、歡慶幸福和裝飾美化環境的節日活動,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間年畫歷史悠久,產地眾多,非常普及和受歡迎,擁有大量的讀者,有過非常繁榮的發展。無論是題材、雕刻技術還是藝術風格,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它不僅對民間藝術的其他門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與其他繪畫融合成為壹種成熟的繪畫,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
年畫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門類,歷史悠久,影響廣泛。過去,年畫的主要產地和市場在農村,所以很多制作年畫的藝術家大多是生活在村鎮的農民。他們在年畫中反映了美好的理想願望、豐富多彩的生活特征和藝術欣賞趣味,對廣大人民群眾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作用。因此,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無論從制作對象還是藝術功能來看,都是農民的藝術。它是壹種具有廣泛民族特色的藝術,可謂是民間藝術的主要門類。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年畫逐漸從用於迎福迎祥、驅邪避鬼演變為禮品和藝術收藏品,年畫的繪制過程也從簡單的套印轉變為借鑒中國畫技法的繪制方法。
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是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四大發源地。四川綿竹、江蘇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