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在四川美術學院、南紅藝術學院、成都師範學院、四川大學從事美術教學工作50余年。善畫竹,作品新舊,心隨筆動。他的風、晴、雨、露竹或疏或密,剛柔並濟,充滿變化,和諧統壹,筆法簡練有趣。出版有《采琴畫集》、《近墨采琴》。抗日戰爭時期,他創建四川美術協會,任常務理事,主管總務,接納了大批淪陷區畫家內遷。新中國成立後,他向國家移交了陳老蓮、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黃君璧等藝術家的大量作品。
1954年,文化部購買了“朱墨”在日本展覽。1979年,國務院總理訪問英國,將她的《墨竹圖》贈送給英國女王。現在還在英國皇家博物館,她的作品也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四川文史研究館研究員、成都畫院畫家、成都CPPCC常委、成都科技大學名譽教授。
2吳昌碩
作為“後海派”的代表。西陵印刷社首任社長。
吳昌碩廣泛收藏,詩、書、畫、印齊頭並進;
晚年畫風出眾,篆刻、書法、繪畫俱佳,使他名揚天下。
當時被公認為上海畫壇和印刷界的領軍人物,是藝術界的領軍人物。
他成為“後海派”藝術的先驅代表和中國現代藝術界的大師。
3徐悲鴻
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人,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史上的壹代宗師。
他對中國美術隊伍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的傑出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4潘天壽
他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和毅力,竭盡全力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奮鬥終生。
形成壹整套中國畫教學體系,影響全國。
他的藝術不僅古雅脫俗,而且瑰麗壯麗。
它具有令人窒息的力量感和現代的結構美,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他是壹代藝術大師和藝術教育家。
5林風眠
他試圖打破中西藝術的界限,創造壹種通用的藝術語言。
他不愧為創新的藝術大師,對很多年輕的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張大千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繪畫、書法、篆刻、詩歌無所不知。
早年致力於研究古代書畫,尤以山水畫見長。
旅居國外後,畫風結合文字,重彩與水墨畫融為壹體,特別是潑墨設色,開創了壹種新的藝術風格。
他的研究方法值得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7傅抱石
他將山水畫的技法融入到自己的人物畫中,改變了清代以來的人物畫風格,表現出獨特的個性。
它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獨樹壹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傅抱石是開派的藝術大師。
8李可染
山水深邃凝重,寬廣雄偉,以其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演進和升華。
將西畫中的明暗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於博大精深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教育思想自成體系,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
他不僅是壹位在繪畫上耕耘了70多年的大師,而且對藝術觀念的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影響力早已超越藝術界,受到各方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