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版畫60年展展出的80幅版畫,選自安徽省安慶市幾代版畫家、版畫家。他們用水印木刻的刀味、木味,呈現安慶“新徽州版畫”半個多世紀的風貌。
展覽時間:9月5日至9月20日。
地點:中國版畫博物館2號展廳。
開放時間:10:00-17:00。
(周二休息)
展覽門票:免費。
關於安慶版畫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安慶版畫的創作壹直是貫穿其中的壹條主線。這表現在老壹輩版畫家(如朱淑錚)所用色彩的細膩,過渡自然,色彩層次變化微妙而豐富;中青年畫家(如範敬達、魯平、秦文)在他們的木刻作品中使用細線和刀。
水印和絲網的介入增添了作品的水文化趣味,水印和絲網的效果增添了畫面的審美氛圍。這些藝術家深受皖南皖江文化的滋養,他們的作品普遍呈現水文化的潤澤、細膩、流動之美。
此外,隨著城市的崛起和發展,新興的標誌性建築相繼出現:安慶長江大橋、趙樸初故居、獨秀花園等。安慶版畫家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記錄了安慶的這些名勝古跡和新地標建築。這次展出的《雨後的獨秀山》和《三十五號長江大橋》都屬於這類作品。
安慶版畫自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發展了半個世紀,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他們不同時期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整體感。
60-70年代的壹批作品更關註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的新氣象、新面貌。這壹時期的作品主題大多表現了人們對新生活的熱愛和高漲的勞動熱情,如工業煉鋼、煉油、農民種植、捕魚和收割。
80-90年代,這壹時期,除了黑白木刻、木刻配色,藝術家們不斷嘗試新的版畫類型和表現方式,絲網印刷、木水印、絕版作品的出現,讓安慶版畫煥然壹新。進入新世紀,隨著70後、80後新生代藝術院校年輕畢業生的加入,新世紀的安慶版畫呈現出強烈的現代氣息和國際化視野。
交通參考:詳細地址:深圳市龍華區育新路125號。
公交站點:印刷村、南星工業區、威眾工廠等。
公交線路:M285、312、M288等。
地鐵參考:乘坐地鐵4號線到清湖地鐵站,然後換乘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