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為什麽說王維的經典五絕《山中送別》語雖平淡,卻有無限感慨?

為什麽說王維的經典五絕《山中送別》語雖平淡,卻有無限感慨?

剖析壹首詩要從多個方面去解讀,而最重要的要素莫過於這四個,即是格調、味道、感情和詞章,其中之壹若能出眾,則佳作可成。

壹、從格調上來說,這首詩的意境比較雋永淡雅。

古時的交通不便,對於送別時間的選擇都是精心安排過的。路途遠的送別,壹般都選在留宿之後的第二天上午;路途近的送別壹般都是午飯後大概壹個時辰之內,以免客人錯過了住宿打尖的時辰。

首句的‘詩人送罷友人’和頷句的‘日暮時分掩門’之後都有留白:

第壹:相送的時間是長是短?

第二:是在日暮時分‘目送友人已久’還是‘話別的依依不舍’導致了送別太晚?

第三:掩柴扉後是傷心而臥還是坐燭到天明?

顯然,結合前面的小常識,我們會發現每壹句後面的留白都是經過精心推敲過的。

作者在頸句和尾句使用了‘比興’手法以制造意境、衍生意境的深度。

中國的古代文學壹般都具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意象,而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征就是以意象為表現基礎的。意象作為古老的美學概念,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

春草和王孫的意象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因此,頸句的春草表面是來年春天的意思,實際上還寄托著淒淒的離愁別緒,而尾句的‘王孫歸不歸’則是直接抒情,用思念的‘虛’結合‘春草’的實,來加深這種感情的深度。

無論是古詩詞,還是現代詩詞,使用意象詞制造意境、衍生意境是詩詞造境的主要藝術特征。

二、從味道上來說,這首詩的味道在詩句之外。

這首詩的味道在前面兩句的留白中,也在後兩句的比興中,雙層遞進,表達了友人別後的個人孤獨和思念友人的感慨之情。

不過,這首詩感慨蘊含的人生哲理、自然規律或者天地哲思比較少,不像王維其他的作品中佛理、空無的自然哲理比較深。

比如他最著名的那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如此。

這兩句體現了無我的自然規律。月在松間,泉在石上,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在創作的時候都容易摻上強烈的‘自我’意識,而王維的這兩句卻沒有壹點‘我’的存在。這就是味道。

有無之味,無我之味,天地哲理,自然規律,人生感慨,宇宙大道,都可以歸納到這壹要素中來。

三、從感情上來說,壹首詩的感情越是真摯越能打動人。

王維這首詩的感情也是比較深的,從前兩句的留白就可以看出他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後面兩句的盼歸又進壹步加深了這種思念之情。

因為王維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寫閑情逸致的,早期的作品雖然也有描寫民生疾苦和軍旅生活的,但大多精於煉字煉句而拙於情感表達。

不過,王維有壹首晚年作的詩感情十分真摯,讓人每每讀起不由心生感觸。這就是他的《竹裏館》: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的上兩句也是賦寫,大概是說‘我在幽靜的竹林裏時而彈琴,時而唱歌...’,這兩句還只是表達作者的閑情逸致,找不到***鳴之處。但是,後面兩句蘊含的孤獨之情卻感人至深:我在深林中沒人知道,也沒有人惦念,因為我的誌趣沒有人知道是什麽,只有天上的壹輪明月知道,特地穿過密林殷殷相照。

從這兩句裏,我們能讀到作者深深的寂寞之情,比這壹首要深刻的多!

四、從詞章上來說,不僅要看音律、遣詞造句,還要看排章布局和創作手法。

從寫作手法上看,前兩句作者使用了描述的賦寫手法,後面兩句則是比較典型的比興手法。

從排章布局來看,前兩句是流水式的壹起壹承,後兩句是空際轉身式的壹轉壹合。在前兩句作者還寫到送別後掩門思人,而從第三句開始作者就蕩開眼前的景物,放開思維,聯想到明年春草再綠時友人還會不會回來。這種以物寄情,以物語代替情語的手法也是‘比興’的精髓所在。

從煉字煉句上看,‘罷’、‘掩’和最後壹句的反問是作者精心推敲的。壹個‘罷’表達了分別的依依不舍和留客不住的無奈取舍;壹個‘掩’字仿佛讓人看到夕陽下詩人的身影被掩蓋在室內的幽暗中,又或者作者主動把自己掩蓋在幽暗中,派生出無限遐思;而最後壹個設問則更加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從上面這四個要素來分析,可以看出詩人擅長留白和擅用比興的創作手法,把惜別之情和友人離別後的孤獨體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情在詞外,意在詩外,王維的詩用心體會才能深得其味!

  • 上一篇:中國玉文化史是怎樣的?
  • 下一篇:五代以後的唐朝名臣傅存身患百革新而不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