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硯是中國著名的古言之壹,素有“南端北沂”之稱。伊硯又名延吉烏金硯。
易水巖
古玩指南上說:“烏金硯,延吉的梅山,產石如烏金。通過平雕、豎雕、女雕、男雕、浮雕、透雕等多種雕刻技法,形成江南精致細膩、北方蒼勁古樸的藝術風格。沂水硯造型多樣,可分為魚、龜、龍、蠶、蟬、琴、棋等七大類。雕刻題材非常廣泛,有日月、人物山水、鳥獸、樹木花草。沂水硯曾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和國際友人。1997 1年7月,人民大會堂收藏重達5噸的珍貴彜硯“桂硯”慶祝香港回歸,引起各界關註。2008年6月,沂水硯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易縣冠泰陶瓷
據史料記載,絞殺始於唐代,至宋代靖康之變後中斷。20世紀90年代初,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的張保軍,發展和恢復了古撚胎制造技術,開創了現代撚胎制造技術新體系。扭曲輪胎由高嶺土、應時、長石等制成。並在高溫下燒結。胎坯成型前,用不同顏色的陶瓷泥攪拌揉捏在壹起,然後充分展開花紋,達到裝飾和藝術創作的目的,制成後內外花紋壹致。《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文化報》等新聞媒體報道張保軍創業事跡200余次,宣傳絞殺陶瓷技術。張保軍的扭胎陶瓷作品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2006年6月,絞胎陶瓷制作工藝被列入河北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振國寺的石佛
它位於中壹水河畔的淩雲簇鄉斜斜(xié)村。佛寺和石佛都始於隋開帝十壹年(593)。因為寺廟裏立著石佛,振國寺也被當地人稱為佛寺。清光緒七年(1881),寺廟毀於壹場風暴,後被修復。現存的三座佛教寺廟是光緒二十五年(899年)重建的。寺內東、西、北三面墻上均有壁畫,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佛像是釋迦牟尼佛的塑像。材質為漢白玉,高4.92米。站在蓮花座上,身披袈裟,繪聲繪色,雕刻精美,線條流暢,呈現出典型的隋代佛教雕塑風格,對研究隋代的文化習俗和石雕藝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現佛像手腳殘疾,佛頭於3月1997被盜割。1993年7月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