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般是先用紙托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
2、再用絞、絹、紙等鑲邊。
3、然後安裝軸桿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折頁四大類。
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後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只是畫心的托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汙黴,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裝裱的設備工具:
1、 工作室(亦稱裝裱間):要求:寬暢明亮,清潔整齊,安全方便,溫度與濕度要適中。
2、 掙墻(亦稱大墻,掙板):用於貼平,掙幹畫心,裱件和各種裝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風、幹燥。
3、案臺(亦稱裝裱桌):要求:臺板木質堅硬,臺面光滑平整,案臺高度壹般在80厘米左右。
4、晾架(亦稱晾竿):用於晾幹經過加工的覆背紙,色紙以及各種材料等。
5、拷貝桌:玻璃桌面,內置日光燈,用於揭裱殘破舊畫。
6、人字梯:用於裱件上、下墻時蹬踩。
7、 排筆:用於托裱綾、絹、紙張、畫心及覆畫等。
8、棕刷:用於托裱綾、絹、紙張、畫心及覆畫裱件上墻等。
9、裁紙刀:用於方正畫心、裁配畫料等。
10、界尺和切板:用於方正畫心、裁配畫料等。
11、錐針和鑷子:用於方正畫心、挑除雜物等。
12、啟子:用於揭啟掙在墻上的裱件及各種材料等。
13、 油紙(亦稱漿紙、隔糊):用於鑲嵌邊料隔漿糊用。
14、砑石(亦稱磨石):用於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15、蠟板:用於裱件背面砑光時磨擦畫背。
16、其它工具:剪刀、撣子、叉子、噴水壺、籮篩、木鋸、電鉆、鉗子、銅線、面盆、毛巾、毛筆、顏料、墨汁、調色盤、塑料薄膜等。
擴展資料:
中國書畫主要是采用絹或宣紙做成。其材料質地纖薄、特性柔軟、歷時較久、易於破碎,古代為了利於保存,便於觀賞,從加固的實用需要出發,多用麻紙、布帛等材料在書畫背面裱褙數層為裝裱,稱之為“裱褙”。
而後逐漸加以美化,四周鑲嵌薄型的綾、絹等絲織品為邊框,在背面裱壹層或數層紙,並加上必要的裝飾,使原件更為牢固,而且便於舒展、懸掛,以適應人們觀賞的要求。所以說裝裱是伴隨著書畫傳統藝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書畫裝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