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和三焦。
三焦:上焦在胸膈之上,中焦在胸膈與肚臍之間,下焦在肚臍之下。
心包:包圍心臟的包膜。
肝屬木,結體內筋,顯膽表裏,抓(甲、趾甲),開目,藏血。
心屬火,合體內之脈與大腸,光華在面,開舌主脈。
脾屬土,合於體胃,美在唇,開口主血。
肺屬金,在身皮毛,在小腸表裏,在開竅鼻。
腎屬水,合骨於身,膀胱於表,其花在發。
木生火,火生土,自然金,金生水,水生木。
穆,圖克水,水,霍,金克穆。
參考資料:
中醫概論
內臟是內臟的總稱。臟腑學說是以長期臨床觀察為基礎,以正反辨證為指導。它不僅概括了這壹器官的各種生理病理現象,還涉及到相關的組織器官,通過綜合歸納形成若幹功能單元。雖然臟腑的概念在某些方面與現代解剖學有相似之處,但主要是指臟腑的菜單外觀,而不是指臟腑的解剖形態,所以中醫稱之為“臟象”。
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腎和心包;因為心包是心臟的外圍,主要表現心臟的功能,所以只稱為五臟。腑包括小腸、膽囊、胃、大腸、膀胱和三焦(註),稱為六腑。此外,還有腦、髓、骨、脈、子細胞(子宮)等。除了子細胞,這些器官都屬於五臟。
臟就是藏,也就是所謂的“五臟藏精不瀉”。腑為飲食之經,即所謂“六腑,通化而不藏。”臟的作用是藏精;臟腑的功能是接收和消化飲食,排泄糟粕。
(註)三焦:是中醫學中特有的名稱,三焦可視為胸腹腔或其臟腑功能的總稱,即上焦指胸腔或心肺的總稱;中焦指的是腹腔的上半部或脾胃。下焦指腹部下半部或肝、腎、膀胱、大腸、小腸。
從解剖學的角度來看,除脾臟外的五臟與現代醫學大體壹致,但其生理功能與現代醫學的相應器官有較大差異。例如,心臟的功能不僅包括血液的運行,還包括精神活動;肝臟的功能包括情緒活動,如抑郁和憤怒,血液儲存以及肌肉和關節活動的控制。脾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飲食,運輸營養和水分,控制血液使其正常運行而不溢出血管;腎臟的功能不僅與尿液的排泄有關,還包括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在六腑中,膽、胃、小腸、大腸、膀胱的主要功能與現代生理大體相似,但也有差異。比如小腸也和尿液的形成有關。所以中醫的五臟按其生理功能有其獨特的含義,不能完全套用西醫所討論的這些臟腑的生理概念。
臟腑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疾病發生時又相互影響、相互變化。臟腑還與皮膚、靜脈、肌腱、肌肉、骨骼等組織以及口、舌、鼻、耳、眼等器官密切相關。這些器官和組織分別屬於五臟,所以這些組織和器官在患病時往往從相應的臟腑論治。比如“舌為心之苗”,即舌從屬於心,有些舌病往往從心論治;再如“腎主骨”,骨弱常以補腎為主。從這個角度來看,臟腑的菜單實際上反映了全身的生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