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字,是玉竹書法微雕的創始人。出生於1982,山東省德州市人,從小熱愛書法。苦練二十多年,終於成功了。後來加入微雕大師周玉坤學習微雕技術,另辟蹊徑將書法融入微雕技術。2021,11,其自創的實心竹書微雕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獲得專利認證,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
在玉竹微雕、橄欖核微雕、玉石微雕、蜜蠟微雕等領域頗有建樹。,尤其是玉竹微雕。2019金剛經微雕折扇在拍賣行被藏家以210000收藏。
近兩年來,康老師壹直專註於玉竹微雕,尤其是實心竹書雕刻。他說:“東坡先生說,食無肉,不如居無竹。近年來,實心竹的價值和魅力正逐漸被人們挖掘。很難找到好看的實心竹子,在上面雕刻也很難。這是壹個需要克服的課題。”?“竹子裏有很多絲,雕刻起來特別麻煩。玉竹微雕壹直是雕刻界的壹大難題,但我確信,憑借十幾年的微雕技藝,我能創作出更好的玉竹雕刻。”
面對日益浮躁的萬文市場,康老師始終保持著壹個匠人的質樸:“壞作品我是脫不了的,自己的作品至少要過自己的關。”康老師的每壹件作品都是精雕細刻,慢慢雕琢出來的精品。在雕刻之前,必須經過排版、打字、用筆勾畫輪廓、通過顯微鏡校正,然後進行提煉。這樣不好的作品直接扔掉,不會讓其流向市場。
康老師對每壹件作品都壹絲不茍,力求完美,作品很有規律:“很多人不相信是手工刻的,說是機器刻的”,“因為覺得太有規律和完美,人力資源不可能做到”,“但懂的人還是能看出來,機器刻的東西太死板,手工刻的作品是有靈魂的”。
的確,手工作品傾註了匠人太多的心血,任何東西都有靈魂。筆尖是筆力集中、墨水集中的地方。善用作者,可以使筆立起來,用起來鋒芒畢露。這叫“站峰”。筆鋒犀利健康,有效傳達了手腕的力量。在靜脈曲張之間“殺”入紙中,得到穿透紙背,穿透木頭的效果。壹般來說,書法作品都是強調鋒刃的,但是康先生將書法融入微雕藝術,這是非常難得的。沒有二十年的基本功,是不可能做到這壹點的。"即使我雕刻最小的字,我也需要註意字體結構."
“這些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雕刻越來越多,人們變得浮躁,粗制濫造,假冒偽劣,萬文市場充斥著太多的假貨和殘次品。但我會堅持初心,做我認為對的事,用心做我的微雕。”面對目前的萬文市場,康王澤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決心。
壹生堅持不懈地做壹件事,是壹個匠人的驕傲。工匠的故事,是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生活、人與社會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他們對事物的執著,對人的尊重,對生活的向往,對現實社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