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為壹個朋友搬家,他搬進的是學區房,房子不大,也很舊,但主人洋溢在臉上的是滿滿的幸福。搬好後,他對我長嘆壹聲,指著壹旁的小孩說,“路給他鋪好了,以後就看這小子自己的了”。其實他們家並不住進來,只是搬些舊家具,打算不久就出租出去。但從今往後,主人的身份多了壹個標簽:擁有學區房。
春天來了,又是大學生畢業的求職旺季,包括不少海歸,畢業即失業雖說有些嚴重,但是工作難找是個不爭的事實,相反壹些藍領崗位卻很吃香。所以,大家感嘆,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為什麽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值錢?
購買學區房,購買的是壹種希望。尤其是對普通百姓,中產家庭來說,希望給孩子提供壹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在日益固化的社會階層中,擠入那條越來越狹窄的縫隙,從而爬入上升通道。當然,學區房本身是房產,在當下城市化進程中,房產本身就在不斷增值中。
學區房的稀缺,反映的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這種稀缺性,必然導致社會爭搶,從而推高學區房的價格。學區房的“居住”屬性已經衍變為“船票”屬性。盡管這張船票未必能把妳帶到人生金字塔的彼岸,但至少是壹種希望,人有的時候不就是為了希望而活著嗎?
學歷,是壹個人所受教育的“說明書”,說明妳在哪讀過大學,讀的什麽專業,受過什麽教育,有較大可能在將來工作中能夠發揮才幹。也許,這就是早期教育投入尋求變現的壹個結果。
但是過去十多年的高校擴招,市場化運作,導致滿大街都是大學生,研究生,使得大學文憑逐漸失去了鑒別作用。大學文憑已無法為社會提供經過篩選的人才,而有關系,有背景的大學生擠占了好職位,使得有真才實學的大學生更難獲得機會。(當然,有關系有背景的同學也有真才實學的,他們的人生是開外掛的,另當別論)。
另壹方面,學歷鑒別作用的缺失導致了社會上林林總總的培訓機構,來為這些標簽模糊的大學生再作進壹步的區分,貼上各種標簽,以便用人單位識別與選擇。所以,畢業生們總是忙於各種證書,似乎總是怕落下點什麽。
學歷這壹紙文憑,如果妳沒有真才實幹,又缺乏背景和人脈,它的價值的確很難體現。
學區房產出學歷,但學歷並不僅由學區房產出,更多的學歷是由非學區房產出的!所以學歷值不值錢,學區房值不值錢,根本就是兩回事。只能說學區房有更大的可能性會產出好學歷和好的教育,從而更可能成功。
這個命題的提出,其實是當下中產家庭對未來的不安全感,普通百姓對現實的無力感的壹個寫照。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最後壹張照片由暗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