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料選擇上要註意,做陳放的茶選料可適當粗老壹些,壹級白牡丹或者貢眉,壽眉是不錯的選擇。選料過嫩內含物質含量不高,當然也不能過於粗老,太老轉化物質也少,無法達到陳放的目的。
另外,茶葉的幹燥工藝最好是低溫幹燥。高溫烘幹的香氣,但轉化潛力不是很大,現喝會比較好。 從保存來看,壹定要密封,防潮。潮濕是陳化的大敵。
當然,這裏說的是長期潮濕的存儲環境,偶爾輕微潮濕下,曬幹茶餅就好。存茶環境同時應該陰涼,通風,無異雜氣。這裏的通風是大環境,小環境還是要密封的,比如箱子壹定要密封,而箱子存放的地點要通風良好。最後,請不要和其他非白茶類***同存放陳化,避免竄味和相互不良的影響。
自己囤白茶,這是茶葉發燒友的必選之路。自己囤的茶,年份確切,同時在存放過程中,不同時間段品鑒,可以了解茶葉的轉化特色。
在選擇白茶的時候,需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含水率
首先要求這個茶的含水率要低於5%,這個指數大部分茶友很難鑒定,因此,需要有穩妥的茶農或茶商來協助,如果含水率偏高,那麽在後期存放中會出現後發酵偏重的現象,無論您密封的多好都無濟於事。
2 新茶陳茶
經驗豐富的茶友,可以在固定的渠道選購當年的新白茶,進行存放,因為當年的新茶價格都會低於陳年茶,存放的成本也低壹些,當然妳要面臨後期轉化可能不是很如意的風險。
大部分茶友,我會建議選擇隔年或陳2年的白茶,因為1-2年的白茶,已有壹定的轉化,如果含水高,這個時候茶的缺點就會表現出來,同時,其他各個方面的轉化都會有所體現,比如是否有棗香、湯水是否醇厚等,在這個基礎上再存放壹批白茶,就顯得穩妥的多了,而價格也相對比新茶略貴20-30%左右,但是風險低了很多。
3 品種
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這3個品種都適合長期去存放,每個人的要求不同,如果僅僅是自己品的話,我個人建議以白牡丹或壽眉為主進行存放,銀針可以根據情況,少量存放壹些,主要的原因就是銀針的成本會高很多,好的銀針,壹斤可能就抵上10斤20斤的壽眉,當然,轉化出色的銀針,收藏價值也自然非常高。
4 產地
福鼎和政和兩地的白茶,只要含水率達到要求,那麽都適合長期存放,福鼎白茶後期轉化的特色在於湯水糯滑感及香氣中的棗香,轉化的速度也快於政和;政和白茶,因為長期出口的原因,含水率壹般都在4%,因此,很多初入門的茶友,我都建議選擇政和白茶,因為不必擔心含水率的問題,轉化的速度會比福鼎的慢2-3年的進度,但是3-5年的政和白茶,其藥香的特色非常突出,湯水醇厚感也很好,個人存茶5年的經驗來看,我是越來越喜歡存政和的白茶了。
5 存放註意
收到茶後,我的建議就是密封密封密封,三層密封來確保茶的品質不被影響,長期存放的茶,個人建議就是大包裝集中存放,比如10斤壹個箱子存放。首先套壹個錫紙袋(避光),再套壹個塑料袋(防潮防異味),最後套上紙箱,紙箱外再套塑料。這樣的存放,即使外部大環境不好(比如壹些地方偏潮)也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選擇囤放的白茶註意含水率和白茶的新舊、產地等,存放時註意密封保存和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