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馬嶺剖面,野外樣品編號為P2T11-5的樣品中見介形類化石:布氏土星介Ilyocypris bradyi Sars(圖5-5)。Ilyocypris bradyi Sars為分布廣泛的現生種,幾乎遍布於歐、亞、美、非各大陸的現代水域中,如挪威、瑞典、英格蘭、俄羅斯、北美及北非大陸的廣大水域中均有發現。其化石代表則廣布於世界各地新生代的陸相沈積地層中,而以上新世以後的沈積物中最為常見。該種屬在我國廣大新生代地層中的分布也很廣泛,如新疆準噶爾盆地中新統塔西河組及上新統獨山子組;青海甘森地區更新統,***和縣上新統曲溝組;陜西藍田渭南地區上新統灞河組、藍田組,更新統三門組、乾縣組,渭河平原永樂店群、三門組、秦川群。目前研究認為土星介屬 Ilyocypris偏愛或適於流動水體,喜熱,多於10.5~20℃以上的水體生活,當其種類繁盛時指示水溫較高。尤其是土星介屬的I.gibba種含量較高時,水溫可達20~30℃,其多在夏季出現,屬淡水、淺水的介形類;偶見於微鹹-半鹹水域,如在西藏礦化度為1.78 g/L的羊卓雍湖底介質中有其分布。土星介屬的I.bradyi種常在濕熱的氣候條件下湖底水溫17℃的環境下生存。I.biplicata種的適應性較強,既耐鹽又能在低溫和少鹽的水域生存,如青海冷湖沼澤地區,湖面結冰,含鹽量1.547的水塘有該種的發現,反映水溫較偏溫涼,較適宜淡水-半鹹水環境,當其數量出現較多時反映鹽度偏低,因此其含量的多少,在壹定程度上指示水體含鹽度的高低(龐其清,1982;李元芳等,2002;楊潘等,2002,2006)。土星介屬 Ilyocypris的化石分子廣布於世界各地新生代地層,常產於淺水、淡水沈積物中,如柴達木盆地新近系含鹽量較低的灰綠、黃褐色砂質泥巖中含量較高;在第四紀沈積物中,I.gibba主要產自淺色粉砂巖和砂質泥巖層,反映淺水低能量流動水的沈積環境。I.biplicata化石種類曾出現在青海湖區中、晚更新世中等鹹水的濱湖相沈積的二郎尖組和全新世以弱半鹹水為主的濱湖-河口相的布哈河組等(黃寶仁等,1982)。本次采樣中只見Ilyocypris bradyi Sars 1 個屬種化石,依據其很難確定沈積環境,結合巖性特點及Ilyocypris壹般指示緩流水環境這壹特點,而推測該層段形成於緩流水環境。
圖5-5 介形類化石剖面位置
在野外樣品編號為P2T11-2的樣品中見到奇異小玻璃介Candoniella mirabilis Schneider(圖5-5)。Candoniella mirabilis Schneider最早被發現於哈薩克斯坦第四紀的沈積中,後來相繼在我國雲南下更新統元謀組;華北平原河南開封新近系至第四系的地層中有相似的種發現;青海***和縣上新統曲溝組,青海湖西布哈河中遊第四系;陜西藍田、驪山地區上新統灞河組,下更新統三門組、中更新統冷水溝組,渭河平原永樂店群、三門組、秦川群以及河南靈寶地區新近系周家山群、項城組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現;河北陽原泥河灣組中也有廣泛的分布。Candoniella主要生活在濕冷淡水環境,偏愛或適於靜水水域(龐其清,1982),P2T11-2樣品中因只見Candoniella mirabilis Schneider 1個種,只能根據Candoniella屬指示為近靜水環境,所以推測該層段形成於近靜水環境。
在野外樣品編號為P2T12-3的樣品中見介形類化石土星介未定種(Ilyocypris sp.)(圖5-5),前已述及該屬介形類化石的出現指示緩流水環境,故推測該層段形成於緩流水環境。
在野外樣品編號為P2T13-2的樣品中見介形類化石小玻璃介未定種(Candoniella sp.)(圖5-5),小玻璃介屬生活在濕冷淡水環境,偏愛或適於靜水水域,因而推測該層段形成於近靜水環境。在牛頭碑剖面中,野外樣品編號為P5T3-2的樣品中也見介形類化石小玻璃介未定種(Candoniella sp.),推測該層段也形成於近靜水環境。
大野馬嶺剖面中,在野外樣品編號為P2T5-3的樣品中見介形類化石瑪納斯土星介(Ilyocypris manasensis Mandelslam)(圖5-5),瑪納斯土星介為土星介屬(Ilyocypris)的壹種,前已述及該屬化石指示緩流水環境,所以推測該層段形成於緩流水環境。
在野外樣品編號為P5T6-7的樣品中見介形類化石純凈小玻璃介Candoniella albicans(Brady)(圖5-5),純凈小玻璃介為小玻璃介屬的壹種,前人研究認為Candona為喜淡水屬,現生種多數生活在各種類型的淡水環境中,少數種能見於少鹽(0.5左右含鹽量)水域,當其豐度值高時,可指示水體淡化;此屬系厭熱型的介形類,多數生活在10℃以下水體中(李元芳等,1994;彭金蘭,1997),因而推測該層段形成於靜水、淡水環境。